跟着孔子学做老师之“有教无类”
序言
孔子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被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这本书中,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论语》是一部智慧之书,《论语》内涵丰富,包括个人的修身、处事、教育、国家治理等等方面的智慧。本系列从中选择孔子的教育思想,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发掘孔子教育思想的深层内涵,并加以现代阐释,希望对我们现代的教育思想有所启发。
作为一个当代的为人师者,一定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一个人的思想决定这一个人的行为,一个人的教育思想在一定层度上决定这一个人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而一个人教育思想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向古人学习,另一个是具体的教育实践。因此,从古人的教育思想中吸取教育的智慧不仅必要而且迫切。孔子是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有很多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的教育智慧。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首先应该向孔子学习,在《论语》寻觅教育智慧。
一、“有教无类”
子曰:“有教无类”,出自《论语 卫灵公》,其含义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个观点在当代社会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共识,没有什么新意。但在孔子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能提出这样的观点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点只有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说明和理解。孔子生活在东周末年的春秋时期,那是一个贵族统治天下的时代,学校是官府办的,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一般的布衣贫民根本没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所以古人有“学在官府”之说。而在东周末年,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各诸侯国纷纷扩大自己势力,招揽人才,他们纷纷设立自己的官学,以培养人才。这时候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贵族,为了充实人才,一些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官学吸收培养。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孔子本人就是“有教无类”思想的践行者,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宫敬叔、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由此可见孔子的慈悲之心和济世情怀,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孔子时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众生一体都有善性"的理论。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这也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人性的假设。(后来的诸子中,对人性的看法有所不同。如荀子就认为人性恶。)
从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第一,人的出身不论贵贱,不论贫富,不论地域受教育的权利都是平等的。这在观念上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共识,但是在实践当中,我们远远没有做到,比如现在的择校风气,城市外来务工子女上学难,高考招生录取制度等等都有违背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的地方。尽管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在喊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等口号,但是现实当中,要想真正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的理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日本的经验)
第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面对的学生一定是有差别的,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不一样,要做到“有教无类”,就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成绩论英雄,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生命。当然,这是一种理论上的状态,现实中实现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在现在的教育制度的评价机制下,没有任何一个老师不在意学生的成绩。但是,就像前文所说的那样,一定的教育思想在一定层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教育行为,因此即使在现实中不可避免的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的成绩,但是一个吸收了“有教无类”思想的教育者,会在一定层度上取得现实和理想状态的平衡。
总之,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工作实践中仍然有其生命力,仍然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人细心品味、吸取、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