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
师恩难忘
都说师恩难忘,遗憾的是坐在课堂里的孩子很少能体会得到,孩子们永远也想不明白:老师为什么那么严厉;上课溜号、考不好试,老师为什么要生气......也许只有在长大成人的时候才能想明白,每天对你恕恕叨叨地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着你好的,这世上除了你的家人,恐怕也只有老师了。
所以说师生关系是亲情之外很长久的一种关系。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少不了老师,但是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有特点的老师。我印象最深的是初中时候的一位化学老师,人很随和,虽然是位男老师,但他的名字很有特点,叫陈殿香,为此调皮的同学给他起了一个非常雅致的绰号——香香,但他的外表与这个绰号却实在不搭,这位老师五十几岁,头发少得可怜,头顶上基本已经光光的了,只有耳朵上边至后脑勺还有一圈头发,个子很高,背微驼。 除了香香这个绰号外,课下同学们还偷偷的叫他陈大美、陈美美、陈阿美……
同学们都说他爱臭美,怎么美呢?因为头发少,他总是把左耳上边的一络头发留得很长,然后把左边的长发从光光的头顶上往右边抿,用来盖住头顶上的荒芜地带,为了让这络头发听话地贴在头顶上,他还打了很多发胶,看上去,周围的头发很黄,只有头顶上的这一络头发又黑又亮,很滑稽。每碰到有风的天气,他头上的那络长发自然就不安分起来。记得那时老师的办公室正好在我们教室的对面,所以每个有风的天气,陈老师走出办公室的时候,风都会把他贴在头顶的那绺头发吹起来,在左耳旁飘呀飘的…….特别有趣,所以每次他走进班级的第一个动作,都是把头发一丝不苟的抿到头顶上去,再开始讲课,这已成为了他标志性的一个动作。
但这位老师的课却讲得极好,讲台上的他神采飞扬,化学反应在他的讲授之下简直就是一门神奇的艺术,最有意思的是他讲课的时候,为了把某个化学反应讲透,他的两只大手会在黑板前上下摆动。在讲解化学反应原理的时候,他如古人读书一般,摇晃着脑袋去读原理,这时他头上的那络长发往往会很不听话的掉下来,就挂在耳边,他会一边讲课,一边用他的大手,把这络头发重新抿回头顶上去。每当这时坐在前排的我都能听到从后面传来的同学们压抑不住的笑声。二十多年前一个镇中学的初三课堂,还有两个月就毕业了,除了班级前两排的同学还在苦读之外,后面的同学基本上就等着拿毕业证了,所以无论老师的课多么精彩,远没有他耳边的那绺长发吸引人.面对不听课的同学,老师会出奇的愤怒,涨红着脸一字一顿地吼上一句:“你们啊,你们这是在浪费生命!……”这时他耳边的那绺头发也会很配合地垂下来,随着说话的节奏挂在耳边一颤一颤的……后边又传来同学们新一轮的笑声!直至成年之后我才能深切地体会当年老师站在讲台上的那份无助和用心良苦!
同学们觉得他爱臭美的另一个原因,是夏天的时候,他永远穿一件白色的短袖薄外套,稍有点透,隐约能看见里面衬着的一件白背心仿是带着小花的。这也是大家最想不明白的一个地方。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揭开了这个答案……那是一个午后,化学课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王老师正领着我们做实验,“儿啊……啊……呵呵……”一阵含混不清的声音从窗口处传来。同学们的目光刷的一下集中到了窗子那儿:只见一张黝黑的布满皱纹的脸出现在窗口处,他正张着嘴傻笑着,口水从牙的豁口处一直流到了窗台上……“爹,你怎么上这儿来了?”正在大家愣神的时候,陈老师冲了出去。“嗯……嗯……”老人含糊地哼哼着,但谁也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陈老师拿出手帕就像对待婴儿一样,为老人擦去口水,“爹,来,我背你回去。”说完弯下腰要把老人背在背上,可老人并不配合,拉扯中,老师的衬衫扣子被扯开了,里面的花背心终于露出了它的真面目,那是怎样的一件花背心啊,背心上布满了小窟隆,一个破洞连着一个破洞,几个大的破洞围在一起,遮在衬衫里面就形成了同学们眼中的一朵朵花……那一刻,同学们都惊住了。片刻的愣神之后,在大家的帮助之下,老师终于把老人吃力地背在了背上,头顶上的那络长发又调皮地掉了下来,这次老师没有去抿,两手紧紧地扶着背上父亲的腿,吃力地向校门口走去…… 望着老师的背影,赶来代课的老师说:“唉,你们陈老师真不容易,父母都80多了,母亲瘫痪在床,父亲又患有老年痴呆症,这么多年就他一个人照顾……”至此,再没有一个学生说过陈老师臭美,尽管他左耳边依然留着那绺长发,也时不时的把这绺长发抿到头顶上去,相反他的课堂上同学们出奇的安静。无论生活中面临着怎样的困境,课堂上的老师依旧神采飞扬。
那一刻,我对“美”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美”是流动在人身体里的一股气,有了这股气,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精神不倒,永远向上。每次处于困境的时候,哪怕是出门去医院的路上,我也会照照镜子,看看我的头发是否凌乱,衣服是平整……
感谢老师!
师恩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