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婚姻育儿全职妈妈是一份职业

小学那些事:寻找学习之路——右脑开发试听课

2018-11-06  本文已影响3人  晴妞Q妈
Q妈原创手绘《小学那些事》封面

作者:晴妞Q妈

1、

小区附近有一家右脑开发培训机构,已经开了大半年。这天,好奇的Q妈进去和前台老师聊了聊,便为晴妞约了试听课。

周六下午,Q妈陪晴妞去上课。和前台老师确认后,一位穿着工装的年轻女老师就把我们请进一间小教室。

分别坐下后,老师先对晴妞进行测试,阅读并背写《刺猬和岩羚羊》这个童话故事。晴妞快速的读了一遍,就在纸上背写起来。很快,她就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

老师看完后,对晴妞温和的说道:“文章中出现的四个小动物刺猬、岩羚羊、小兔子、野猪,你都写出来了。三个场景包括山坡、树林、小河边,你也没有遗漏。而且,你还在文章中增加了两个成语的运用。很贴切,也很棒。但是有一点你完成的不够好,那就是对话部分。你还原得不够真实,用你的语言表述太多,这会改变故事本身的设定。”晴妞点点头,腼腆的笑笑,认真看着老师。

接下来,老师又拿出一张卡片,一边飞快的在晴妞眼前移动,一边提示她注意看卡片上有什么。晴妞瞪大眼睛盯着老师的手,很快就兴奋的大声说道:“这是一对小布熊。”

老师又带晴妞做了很多有趣的记忆训练,Q妈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

其中有个有趣的数字谐音法,老师说:“1是衣服,2是耳朵,3是山峰……”然后,她就指着三十六计中的第一句对晴妞说:“衣服包住了一个馒头,扔过了天空掠过了海面,这就是瞒天过海。”老师只用了短短五分钟,就教会了晴妞前五计。这么有趣又好玩的东东,晴妞学得开心不已。

最后,老师拿出一个挂着50张小卡片的展示板。按照顺序,从第一张图片开始编故事。老师指着第一张图片上的鸡,和第二张图片上的苹果说道:“一只小鸡,想要吃个苹果。”再依次向下指着图片上的树林、石头、自行车、帽子……把这个稀奇古怪的故事编下去。

晴妞虽然被这个故事的离奇古怪逗得笑不可支,却还是认真的边听边记忆故事内容。然后,她又指着图片,和老师把这个故事复述一遍。

老师拿出另外一块空白展示板,要求晴妞讲故事说出图片内容。于是,晴妞边复述故事内容,边努力回忆图片上的物品。

老师将之前展示板上的图片,按照晴妞复述的顺序,一一放在这张空白展示板上。花了大概20分钟,在老师的偶尔提示下,晴妞借助这个故事,真的把所有小卡片上的内容都回忆出来了。

回家的路上,晴妞对Q妈说:“原来记忆的方法这么多。可以把生词编成小故事,还可以用谐音帮助记忆。”

Q妈笑眯眯的看着她,大千世界关于学习的辅助方法数不胜数。当我们好奇的去探索,就会越寻找越惊奇。

虽然,我们没有去那里学习。但是晴妞开始在学习中有意识的使用这些记忆方法,来背诵课文、记忆单词,使之成为自己学习的无上利器。

2、

不光是记忆力的刻意训练,所有学科学习在天赋和努力之外,想要更好的效果,都要注重科学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形象而客观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右脑开发训练,是现今比较流行的学习方法。

Q妈在百度百科上查到:“右脑主要负责音乐、形象、经验、直观等认识,因而右脑“感觉”更强,我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也更多是右脑的产物。”

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讲,在学习中用到右脑,不仅能够提高记忆力、理解力,更可以右脑的生理条件为左脑的学习负担解压。

利用右脑,不仅能够中和缓解我们左脑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对我们的逻辑思维可以进行多源组合而产生更多的思维出路,这也就是全脑思维的真正意义。

而右脑在帮助记忆的过程中,采用故事、诗歌、歌曲、笑话等形式,有效的提高了记忆的效率。

比如有人在记忆圆周率的时候,把3.1415926535897……编成了一首诗:“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这样一长串毫无关联的数字,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背诵的过程自然变得充满乐趣和挑战。

东尼·博赞创建的思维导图,也是强化记忆的学习方法

百度百科上这样解释:“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

自八十年代进入国内后,经华东师大刘濯源带领的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十五年的研究及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思维导图”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学科教学。

因为“思维导图”过于强调“图像记忆”和“自由发散联想”而非“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图像记忆”的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把知识记住”的效率,但却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属于一种浅层的学习。

另外“自由发散联想”具有天马行空,对思维不加控制的特点,更适合用于“头脑风暴”式的创意活动,而不适合用于学科知识教学,因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有其内在逻辑及固定结构的,由不得胡思乱想。基于学科知识的特性,学科教学必须强调“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随着学段的升高,知识越来越抽象和复杂,就更加要强调“理解的深度”而非“记住的速度”。

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只适合罗列与主题相关的各个知识点。对某一知识点的深入思考,则需要用单独文章来具体阐述。

那么,按照思维导图的这个特性读一本新书。先用思维导图把目录和章节罗列出来,就可以条理清晰的展示出书籍主要内容。再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把思考和感悟写成文章。那么,这本书才算是读懂读通读成自己的了。

记忆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才能事倍功半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该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艾宾浩斯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博闻强记、过目不忘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普通人都需要反复强化记忆,才能在脑海印刻想要记忆的东西,但是,如果遵循记忆遗忘的规律,就会事倍功半。

高二下,晴妞开始每天晚上用沪江英语背诵英语四级单词。她的心态很好,每晚利用十几分钟背诵十个新单词,复习一些旧单词。800多个单词背完,晴妞对Q妈说:其实,在背诵的过程中,好处就已经渐渐显现。我能够看懂阅读题文本材料,写英语作文的时候,用词高大上起来,老师开始给我的英语作文打高分了。”

3、

都说“知识能够改变命运”,那么是不是读懂很多书,掌握很多知识,就可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上,游刃有余的工作生活呢?

并非如此。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这本书中指出,少数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影响的临界知识,才能帮我们改变生活。

更确切的说,是在持续大量阅读后,对大脑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认知深度和认知效率后,改变个人行为模式,才能改变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提高认知深度就是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提升认知效率是学习问题的底层规律,认清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而不是只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

简单的说,就是了解事物发展内在的逻辑,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提升,必然要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改变,才能最后顿悟。因此大量阅读不可或缺,更是对大脑逻辑思维能力的反复磨练。这种看透事物实质的能力,需要在知识的基础上,深入而认真的思考钻研,才能获得升华。

当一个人看待事物的眼界,由于顿悟而上升到更高层次时,更加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实践。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学而时习之。”王阳明也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这个“行”就是实践,用认知能力和知识去践行,去融会贯通,去探索试错。在实践的过程中,反证理念是否正确。

每个人都有个人习惯的行为模式,在实践中验证其合理性,才会有修正的意愿和方式。这样才能重新构建大脑看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更好的建立意识上的思维习惯。

而反思,就是衡量知与行是否偏差的尺子。人的行为改变,往往要从这种自我客观检视中得到回馈,才能加以调整改进。

书中还介绍了关于临界知识学习的两种心态:“绿灯思维,和以慢为快。”三种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

同时,还讲到一些重要的临界知识。如复利效应、概率论、黄金思维圈、计划论、系统思考、二八法则、安全空间。

其中的黄金思维圈,指出大部分人做事只看what,少部分人会看how,极少数人才会看why。因此遇到问题,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才更容易抓住事物的实质。

很多人感叹听过很多大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还没有学会如何去学习。

其实,学习的道路并不难寻找。思考、实践加反思,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多数人却视而不见。而且知难行易,又有多少人能够始终如一坚持一生呢?

《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道至简,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唯有踏踏实实努力去做,从现在就开始。

查找资料:

右脑开发(百度百科)

思维导图(百度百科)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百度百科)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声明:晴妞Q妈所有文字作品均为本人原创,图片有临摹也有原创,已委托相关法律机构进行保护。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简信联系。

我是晴妞Q妈,写有深度的育儿文章,做学习成长的家长。一起努力成长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