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23~25章。
25章讲了对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的不同版本的本质和区别。
23章,老子告诉我们因果是自然的,所以叫做自然的因果。
【希言自然】“希”是很少稀少的意思。自然的话叫做言自然,叫天语。天宇是一般人听不懂的,所以叫做希言自然。天语是自然发生的,一般人不容易听得懂,也不一定能听得到,只能够用心去关照,其实这是观天象的意思,就是让我们去观天象。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就是暴风。“骤雨”急暴雨。飘风骤雨都是不会长久的一阵子就过去了。“不终朝”表示很短暂的时间。这就是随起随灭,也是佛家讲的缘起缘散,和人生也是相同的,人生好与不好都是时常变化的,随起随灭,不能终日,无法长久。
【孰为此者,天地】谁让这种飘风不终朝,谁让这种急暴雨不终日。道的本体是不生不灭的,但是道的作用是有起有伏,有生有灭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把道的作用根道的本体分清楚。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意思是天地是持久的,天长地久也是不骗人的,这叫常态。然而飘风骤雨就是异常。如我们现在所说的,什么气候异常,诸如此类都不是常态了。人不合于道就失序,天地不会,因为天地始终是有道。老子认为,人类采取非常的手段争名夺利,比如说过度延寿过度取材过度暴虐过度痴心妄想,一有再有一想再想,本身就是人制造的一种异常的现象。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老子认为这是因果的道理。人如果想要像天地一样的持久,就一定要做到“惟道是从”,一定要合乎于天道。只要唯道是从,就是从事于道者,这样才能与道同行,叫做同一道。道是无为的人,只有了解无为才能无不为。老子他其实是很积极的,他认为我们做人就要尽到做人的责任,而人的责任呢就是改造天地,但是改造有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是越改越好,一个是越改越糟,但是都要记住这两个都是属于道
【德者,同于德】人按照道去走,所表现出来的品行良好,让大家感觉到真的了不起的时候,这就是德道高人。而最让我们中华民族羡慕最崇敬,其实就是得道高人。“同于德”就是要走到玄德的地步。不鞠躬不自夸,做了还说没有做,这不是骗人而是谦虚。因此老子告诉我们。真正的德就是不争,真正的道就是无为。
【失者,同于失】一个人失道,叛道,掌握不住正道,就算有心行道也是不明道的人,那叫走火入魔即是一不小心走偏了,走歪了。老子认为为什么一个人老是歪歪斜斜的呢,就是因为信心不坚定,这不是说相信我们自己,是相信道,因为道就是信仰。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乐”字是句眼。老子在这里讲失道不得,因为失道也是道,失也是道的一部分,他也很高兴的欢迎我们。老子说当一个人修炼到得道高人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多得道的高人在那里欢迎他,我们是同道已经等你好久了;那当一个人走火入魔的时候,也会看到很多魔鬼在那里等他,哎呀,我们都是魔,你是比较新的魔,我们欢迎你,他也是很快乐。因此。快乐其实也是蛮危险的。老子已经告诉我们名可名非常名,关于快乐每个人有不一样的理解和感受。同于道者,道也乐得跟你同在。不是来自西方人的上帝,而是来自大自然,也就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这就是因果”曾老认为我们有时候讲梦想成真,心想事成,有因必有果,那都是自己搞出来的,可谓是自作自受,道理都是相通的。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万物本身发展所产生的动力,就是因果的一个依据。曾老说比如你20年前的所作所为造成你今天的样子,从现在开始,你想20年后你是什么样子的现在,你就必须要以什么样的标准而行事。看你是同一道同一得,还是同一失,都是你自己做主。而20年后的那个结果,你想推给别人是不可能的,谁都推不掉的,只有自作自受,至于你信不信那也是你自己的事儿。我们所说的心诚则灵,指的就是此了。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你相信就灵验了。曾老认为对因果不信的人,就是对自己不信,人就是对自然不敬,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对老天的不敬。老子说。有了因果概念,那人差不多就可以开始修道了。因此接下来告诉我们修道有4个要领。
第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企”就是踮起脚尖,企图高人一等。在高人一等才能看得见,比如看热闹你挡在外面要垫着脚尖才能看得清,而这种踮起脚尖的人。往往是站不稳的。“企者不立”一个人勉强自己不守本分,所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害己。从现在社会中以前的公司都叫实业,现在非改成企业,所以经常差不多7年就倒闭了。“跨者不行”跨就是为了求快,阔步而行。老子认为做任何事情都急急躁躁的喊要快快快,却不知死得更快。欲速则不达。本想着阔步而行,想快一点,最后却走不远,因为人会累。如果跨步正当而行的话,人可以走很远,不会累。非要阔步而行,自己都可以知道能走多久。曾老认为,这种情况放在当今小孩子教育上,如果老是有概念,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最终的结果就是让自己的小孩死在跑道上。接下来老子告诉我们怎么去修道: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自见者”自己认为自己有见解。曾老觉得今天所有的人都喜欢说这是我个人的意见,你个人算什么?你也又有意见?还轮得到你有意见?老子的思想是告诉我们自己,认为自己有独到见解的人,就是不自明不自知,不了解自己的,因为我们老觉得知人不易,了解别人很难,而实际上是了解自己才是最困难的。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动不动就要这个就要那个。最后即便有人附和你,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罢了,看看这些人的样子,就知道你几斤几两了。
“不明”完全没有自知之明。 曾老说包括老子和孔子他们自己认为,自己的成就不过是集大成者,甚至连集大成者都不敢讲,只是说述而不作--意思是说。我只是把古代人的话整理出来,然后转述给大家,而我自己一点都没有创作。这样这些圣人他不自见,故明。因而自见者不明,不自见故名。
“自是者不彰”自是就是自以为是。 大多数的人都是自以为是的认为我讲的都对都有道理,别人讲什么都是错的。殊不知凡是自己认为自己有道理的,最后永远都是不明白道理的那个。因为道理永远具有两面性,有阴就有阳,有正就有反有有下人,不可能把它讲的很周全。如果说我讲的非常的清楚,那跟中国人讲道理是天底下最愚蠢的,也是最难的事儿。因为中国人普遍只相信自己的道理,偏见太深,主见太重。曾老认为整个道理都偏了,邪老歪了,所以中国人若是要讲道理,差不多都是在讲歪理,比如说小孩子从小到晚就跟父母便跟父母对着干。这就是中国人到你的常态,因此老子才会写这些话。
“自伐者无功”伐就是自己炫耀自己。 功劳是让出来的,不是抢出来的。老子讲不争,就是告诉我们。不去争功劳才有功劳,争的人完全没有功劳。功劳是人家分给你一点,而不是你自己可以保护得了的,反正自居其功者都保不住,最后都是无功。 不管是在什么场合,尤其是在职场中,如果你老是到领导那里去争这个争那个,最后都是自作自受,没有人会真喜欢你,反而会更加的排挤你,打压你,不会重用你。自伐者无功,不自伐者有功。
“自矜者不长”矜就是夸耀自己的成就,夸大自己的功劳。 中国人的人情世故,比如别人说你真好,别人说今天要是没有你就怎么了,你要这么回答才有功劳“哪里哪里,碰巧而已”你如此回答便就有功劳,而且还会长进。否则就自我膨胀,自我夸耀不长进,别人也慢慢讨厌你,疏远你。老子教我们的这几句话的道理都是两两相对的,我们要进行深一层的比较意思才能更加清楚。
“其在道也,日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余食”指剩余的食物。“赘形”就是不必要的赘肉,多余的东西。一个人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4种现象是现在最流行的叫做自我观念。老子认为这些东西对道来讲都是剩余的食物,都是不必要的赘肉。人失序就是大家以反为常,把反的刀座常态还不停的传播,都是不好的,老子把我们看得非常的清楚,今天有信用,明天没有信用,如此反反复复的,这就是人性。故有道者不处,老子告诉我们,所谓的修道就是把这种矛盾的心理修剪掉,自己不喜欢别人做的就先要求自己不要做。不要老是先要求别人做,确认证自己有理由这样做,这就叫做因循苟且。一天一天的拖过去,耽误了自己修道的宝贵时间。因此一个真正懂得中华文化的人很少说我这个人怎么样都说我们,大家。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不会乱传东西,就算传,也是很慎重的搞清楚再去传。
老子告诉我们大道因任自然。老子所讲的这些话都不是他的创作,而是他用心去关照自然的现象,然后把它用在人的身上。
第25章--到是怎样形成的?
老子说道是不居功的,而且也不自生。而西方的上帝是居功的,还要主宰万物,要控制万物。而我们的道,不做这种事儿。这就是东西方的差距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大道是混沌一起的,比天地还要早。“寂兮寥兮”他既空虚无形,又充满了生机造化。“独立而不改”独立就是他不依靠任何东西。 曾老认为现在很多小孩动不动就说要独立,而独立就是不跟父母要一分钱。然而很多孩子是不能的。人要超越于万物的生命之上,要能够永恒不灭,才有资格讲独立的。你不生不灭不依靠任何东西能做得到吗?做得到就叫独立,做不到就不叫独立。而只有道才能做得到。“不改”就是不生不灭。道不依靠任何东西,只靠他自己给别人,还不要回报的那种,不居功也不要收回,还一辈子跟着。“周行而不殆”他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但从来没有倦怠过。不倦怠,不休息也没有危险。“可以为天下母”它可以说是天下万物共同的母亲,因为我们都是道生出来。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很勉强的把它叫做道,很勉强的把它形容成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大曰逝 ”越看越大,越走越远。逝是行的意思,越行越远。 逝。这里与论语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一样,论语的是止水在不停的流动,不分白天晚上,而这里的逝不是亡,不是死,而是越走越远,就是行动的意思。“逝曰远”就是指他不停的流,跑得很远远到哪里去呢?“远曰反”然后又返回来了。就是一直往前没有止境,永远周流往复又回到了原点,原点即是终点也是起点。所以我们中国人常常讲始终也讲终始。中国人的来就是去,去就是来,这是外国人无法理解的。我们中国人有轮回的观念,就是从这里来的啦。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王也大”关于这个有很多版本是人也大。曾老认为如果是人也大的版本,这个人就很容易自大,而王也大就不一样了。王是人当中极少数能够行圣王之道的人,所以他才大。因为王无私无我,就大了,而人修道修到无私无我的境界,自然就是大了。老子在道德经第2章中也非常清楚讲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自居。只要一个人做得到,他就是王也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宇宙之内有四大,而人中之王是可以与天地合一的。只要你真的无私无我,就会与天地合一,就能天人感应。
老子在这一章里提出了一个方法论,我们平常人都讲方法,用嘴巴让我们去修,讲了半天都是理论,而我们无法真正的感受到这里呢,老子具体给出了实际的实操方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很奇怪,老子为什么不直接说忍法自然,而是要一层一层的讲呢?老子是想要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先把地气接好,我们常说接地气。人最亲近的就是泥土,泥土对我们好,可是我们把它糟蹋得很厉害,动不动就哇一下铲一下,把有毒有害的东西放进去,然而大地都是无怨无悔的,你要挖就挖,你爱那样就怎么样,到时候把你家挖垮了,把你身体糟蹋了,反正都是自作自受。而我们在上一章,讲到大地母亲是天生慈爱无私无我,不会因为某个小孩不读书不听话就虐待他就占有他,可是在这里大地母亲会惩罚了,你如此糟蹋大地母,就是因为人失序了,心失序了。因此才能够法天,天才能够法道,道才能够代表自然。人一定要一步一步的来。你确定要走的路,先把它看好脚步,站稳才不会摔跤,才能去看方向。看了方向之后才知道哪个是正道,哪个不是正道,慢慢养成习惯就自然而然了,如此便是最好的方法论了
下面一章老子将为我们讲述道重而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