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富裕每一天

自卑怎么破?自卑和自信,只在一念之间

2019-01-29  本文已影响223人  倚龙杂谈

大家好,欢迎来到“倚龙的读书俱乐部”关于《心理学百科》的解读。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精神分析师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Alfred Adler)对于“自卑”的研究。

一、“残疾人的自卑感”

阿德勒之所以会研究“自卑”,是因为在职业生涯初期,他治疗的对象是身体有残疾的病人

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身体残疾”这个因素,对病人的感受和成就,呈现出两种极端。

一种极端是:“身体残疾”成为了强大的推动力,比如残奥会的运动员。

另一种极端是:“身体残疾”导致一蹶不振,放弃了改变现状的努力。

二、“儿童的自卑感”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自卑感的。

阿德勒认为,自卑起源于“童年记忆”。

小时候,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卑感,因为他们的周围都是比他们更高大、更强壮、更聪明的人。而正是这种本能的自卑感,促使着孩子模仿和学习大人,不断地成长。

成年后,每个成年人也还是会有自卑感,因为他们的周围总是有比他们更优秀的人。而正是因为这种本能的自卑感,促使着成年人努力工作和生活,不断地超越

三、一点感悟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每个人看到的、渴望的、想靠近的都是比自己好的人

所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深深的自卑感

不同的是,有些人把自卑藏得很好。久而久之,他们就忘了自卑,反倒觉得他们天生就是那么自信、努力、优秀。

而有些人,却像祥林嫂一样,逢人就向他们展示自己的自卑。久而久之,他们就忘了干别的,反倒觉得他们天生就是这般命苦、悲惨、糟糕。

凡事都是有惯性的,关键就在于,惯性的起点是朝上还是朝下的,就像是你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另外,即使一开始,惯性的方向错了,也别怕!

任何时候,调整方向,都不会晚。

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时候,比如现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