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先想通3个问题
01
首先是勾勒背景。
背景里可能出现的角色有:
我,公司,父母,伴侣,子女,同学,朋友,亲戚……
其中我和公司是必有的,其他角色可参考。
背景出来后,接着找出冲突。
我和自己:是拥有和欲望的冲突。
我和公司:是信息,实力,期望匹配的冲突。
我和父母:是服从安排,赡养,情感满足的冲突 。
我和伴侣:是城市,买房,陪伴的冲突。
我和子女:是择校,报班,陪伴的冲突。
同学亲友:如果不攀比,几乎没有冲突,共事的话,另当别论。
只抓主要的话,就是我和自己,我和公司的冲突。
找出冲突后,理顺前后因果线。
我和自己之间,是拥有和欲望的冲突。
“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男人的心里则永远缺一个女人。”
无论当下拥有多少,未来总想要更多。
冲突倘若无法调和,剩下的是无尽的痛苦。
这个冲突追溯的终点是人的本能:贪。
世外高人通过刻苦修持,克制自己的欲望。
我等凡俗难以做到,只能暂时给自己画个圈。
想清楚:我要从这份工作中获得什么?
我和公司之间,是信息,实力,期望匹配的冲突。
冥冥之中有一家我的天命公司,她需要我,我也需要她。
但茫茫人海中,她找不到我,我也找不到她。
信息匹配成本不低,我只能触及到很有限的候选公司,
这是我和公司之间最大的冲突,所以要接触得广,筛选得狠。
想清楚:我到底要找一份什么工作?
当找到候选公司后,双方实力和期望的不匹配又是冲突。
大多数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超过平均水平。
大多数员工和公司也是这么高估自己的。
不过,毕竟是求职,要主动从自身出发,
想清楚:我怎么拿下这一份工作?
理顺了因果,最后定义问题。
目标:想通上面3个问题,找到工作。
条件:自己,人脉,互联网。
障碍:时间,认知。
02
要回答,我要从这份工作中获得什么?
先思考,我能从工作中获得什么?
从原理库中,查到公司的价值——
金钱价值:她给我发工资。
认知价值:她给我机会理解新东西。
技术价值:她给我机会锻炼新技能。
资源价值:她给我直接或间接的客源货源。
投资价值:她给我机会获得期权或股权。
然后量化上述5个价值,暂时给自己画个圈。
画多大的圈?
最小,也得维持生计,先养活自己和家庭吧。
再大,要能促进事业,为了未来长远地养活自己和家庭。
更大,就是不断追求,一直到追不动了或者不想追了。
03
要回答,我到底要找一份什么工作?
先思考,有哪些工作?怎么筛选?
先做加法,用尽量低的成本了解尽量多的公司。
再做减法,用精挑细选的筛选条件过滤掉无效公司。
怎么做加法?
本系列后续文章将会详细介绍。
怎么做减法?
上述量化后的5个价值就是5把筛子。
从原理库中,查找到另外5把筛子:城市,行业,公司,项目,岗位。
本系列后续文章将会详细介绍这些筛子。
经过10个筛子的层层筛选,最终将留下为数不多的候选公司。
这些是下一步的重点。
04
要回答,我怎么拿下这一份工作?
先看清,公司的真实需求。
如果公司本来就没有招聘的计划和预算,怎么使劲都是枉然。
“确认过眼神,她不是对的人”,不要留恋,早早退散吧。
如果公司有真实的招聘计划和预算,接下来才是双方实力和期望的匹配过程。
怎么判断公司的真实需求?
本系列后续文章将会详细介绍。
现在假设剩下的候选公司确实都有真实招聘需求,那他们需要什么呢?
从原理库中,查到员工的价值:
时间价值:她只是需要一个人肉机器。
认知价值:她需要我的一些独特理解。
技术价值:她需要我的一些熟练技能。
资源价值:我的直接或间接的客源货源。
投资价值:她想要我的未来。
我要通过招聘信息,人肉搜索,多次面试等过程量化上面5个价值。
之后与自身条件对比,结果有4种:
1. 我的实力满足甚至超过她的需要,这种情况往往她却不能满足我的期望。
少有人会屈就。
2. 我和她在实力和预期上刚刚匹配,互相满意,这种情况概率很低。
可遇而不可求。
3. 我对她痴心一片,她却对我爱答不理,
少有公司会给机会。
4.我和她互相看不上,但又不得不凑合在一起。
这才是生活的常态。
经过这轮对比,一番权衡筛选后,能够剩下的候选公司更少了。
这些是我想进的公司,怎么拿下他们?
先做实力分析,然后证明自己。
理清公司对我有什么要求——
时间:需要每天投入多少时间?
认知:需要理解什么,理解到什么程度?
技术:需要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
资源:是否需要带资源,什么资源,多少资源?
我拥有什么:时间,认知,技术,资源。
差距有多少:时间,认知,技术,资源。
能怎么弥补:
马上补齐,
展现潜力,
展现契合度,
展现亮点。
分析清楚后,只剩下一句话:证明自己。
并不是要证明自己有多强,而是要证明自己有多适合他们。
把自己变成能够胜任他们的岗位要求,又符合他们预算的理想候选人。
这就把问题转化为一道证明题。
怎么证明?通过作品。
作品有3种:
通用作品,
专业作品,
长期作品。
第一类,通用作品,是证明我的诚意和基本素养。
把我了解对方的过程,对行业、公司、产品、岗位的理解,自己过往相关的经历,对未来的规划展望等,清晰表达,精美排版,打印出来,作为我的面试作品之一。
也就是将我面试前做功课的过程以一个简洁优雅的方式展现给对方,以证明我的诚意和基本素养。
第二类,专业作品,是证明我的职业素养。
整理过往相关的作品,或者针对岗位要求,准备一个能够展示我专业能力的作品。
比如——
产品经理的过往产品和原型;
设计师的过往设计和练习稿;
营销人员过往的项目,成果,案例等。
通过这些作品,证明我的专业素养。
第三类,长期作品,是证明我的为人。
一个能够长期沉淀我过往经历的作品,比如公众号,简书,知乎等自媒体。
这样的意义在于:
做的过程中,既提升了认知,又刻意练习了技术。
做了之后,不仅能证明自己,还能扩大影响力。
最后,像这样拿出作品,经过多轮面试后,
有3种结果:
1. 顺利拿到理想offer;
2. 拿到offer,但不理想;
3. 全部被拒。
此时,无论拿到哪种结果,应该都能平和接受。
毕竟,已经尽力了。
小说《遥远的救世主》里,芮小丹说过:
”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让我穷困潦倒,那么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