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的idea [我为内卷站台]
【摘录原文】
恰当的竞争,是必要的。
聪明的竞争,是先躺平再出发。
内卷原文是involution,把卷心菜对半儿切开,越往中间越瓷实,压得越紧。这个样子就是内卷。
内卷说的是,“在存量既定的前提下的无效竞争,让其他人也不得不卷入,带来每一个人的单位时间附加值都降低”的现象。
躺平、摆烂都走不通,但间歇躺平很有意义,我就创造一个词,叫“歇平”吧。
歇平,就是在意识到,当竞争会降低效率,暂时停下来,恢复体力和精力,寻求新的出路。
✃┄┄✁┄┄✃┄┄✁┄┄✃┄┄✁┄┄
【原文转述】
️内卷不是发自内心的努力,而是大多数人被时代潮流推着走的无奈之举。
️以前极大部分人状态是卷不赢又躺不平,被迫卷入,内耗严重,现在当既不想卷又不想躺平的时候,可以选择“歇平”,就是在意识到,当竞争会降低效率,暂时停下来,恢复体力和精力,寻求新的出路。
️大家都认为在内卷的世界里,只要做好“表面功夫”——我更努力,所以我理应更成功。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内卷只是一个借口,用来掩盖自己懒惰的事实——我努力过了,但我还是没能获得我想要的成功,这一切都是因为别人的付出更恐怖——太"卷"了。
✃┄┄✁┄┄✃┄┄✁┄┄✃┄┄✁┄┄
【个人体验】
关于“内卷”一次,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关于清华大学生一边骑车一边端着电脑写论文的照片。
学习上的竞争仿佛是天经地义的,我们原以为挑灯夜读、凿壁偷光已经足够刻苦了,而现在,学生们恨不得把一天当作48个小时来用,对时间的极限利用产生了一场比拼和较量,你放弃娱乐时间去做题,我就在吃饭的时候也背书。
这种现象令人感叹: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你聪明的人,同时还比你努力。
古典老师所说,每个阶段的新出路,找到出路的,既不是上一轮的“卷王”,当然也绝对不是“躺平”的人,而是“歇平“的人。他们积极参与了上一轮的内卷,但又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卷王,在短暂的消停以后,找到了新空间。
内卷不能一味的瞎努力,要学会“歇平”,懂得沉淀,懂得蓄力,短暂歇息暂时躺平的同时寻找新的突破口,寻找提效的好方法,有了新灵感时再扬帆起航也不迟,不求速胜,但求慢赢。
✃┄┄✁┄┄✃┄┄✁┄┄✃┄┄✁┄┄
【行动指引】
1内卷并不可怕,前提是要学会与平凡的自己和解——不是只有考上清北才叫好学生,也不是只有996才叫奋斗。
2当意识到一味努力和挣扎都是无用功时,要学会及时止损,毕竟只有在良性的竞争里大家才会尽量用最高的效率完成任务。学会“歇平”,寻找新的突破口。
3何以应对“内卷”,唯有创新。
表面的精细、复杂、讲究不等于高级,更不等于先进,只有跳出圈圈,站在更高层次上的不断向外突破、创新和创造,才能不让那种精致的、繁复的、看起来特别敬业的内卷化状态困扰我们,才能回归到向上勃发的新常态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