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提问力训练No.5
「任务」
挑选一个最近让你烦恼让你不爽的事情,这件事情如果解决了可以给你的生活或者个人成长或者工作带来重大的变化。如果你说最近没有,那么恭喜你,你赢了。那就请你挑选一个你想改变但迟迟未动手或启动了没有坚持的事情。
看完这个题目,是不是在想“真姐题目出错了吧,怎么和昨天一样?”对,一样,题目没有错。这几天总有伙伴问我,是不是我们遇到问题后要先用逻辑层次找到问题究竟在哪里,然后再用开放式问题线来追问?我的回答:“是”,但补充说,当我们围绕问题找到的是上三层的问题时,其实我们用开放式问题线来追问的问题还是要聚焦到下三层,因为那里是带来具体行动的地方。
所以,今天,请拿出昨天写出的困惑,用逻辑层次模型追问自己(要自问自答哟),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的层次,以及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给自己提一个有力度的问题。
追问完成后,请看看昨天写的行动计划真的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吗?此时有什么体会?
交作业:
拿出昨天写出的困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甚至带工作回家,挤占了亲子时间”,用逻辑层次模型追问自己:
我是谁:想成为怎样的人?在公司是做尽责的员工,在家做好妈妈。
我的价值观:工作重要还是陪孩子重要?都重要。工作要做到最大努力,不辜负老板信任;保证每天的数据准确。对孩子的陪伴很重要,陪作业、陪玩、共读是每天必须做的事。
能力层面:我能做到在工作时间完成当天的工作吗?工作本身都能完成,偶尔突发事件挤占时间,就显得忙乱,还是能完成。
行为层面:每天的工作安排合理吗?没有突发事件时,都是很顺畅的。还需对工作安排出时间提前量,减少突发件引起的忙乱。或是做好备选方案。
环境层面:每天事情太多超出工作范围吗?并不是。
通过各个问题下来,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的层次应该是在行为层面,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合理安排工作。围绕这个问题,给自己提一个有力度的问题是:我要怎样合理安排好每天的工作时间?
追问完成后,回头看昨天写的行动计划,计划太细了,对问题倒不一定可以解决。在前边的提问里我以找到答案,做好工作提前量,为突发事件预留出时间,就不会影响自己节奏。自己能撑控自己的事情,就不会太忙乱。保持这样的心态去处理事情,就会很从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