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黑客@IT·互联网工具癖

AngryBug:高效能办公之我的沟通协作系与工具(1)

2017-04-23  本文已影响368人  RPA帮阿愚呱呱

第一次谈到团队沟通协作这个话题,本文是我的关于团队沟通协作理念的 1.0 版本。是从我的个人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具有典型性,有很好的参考意义。文章简单提到我在团队沟通协作中应用到的一些工具的。我认为可以直接拿过来先用着,尤其是还没有怎么接触过一些团队协作工具的小伙伴。与其观望,比如先用用再做判断。

首先明确一点,团队沟通协作,不是团队管理。沟通协作达成目标是:实现基于事项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的及时性连贯性可积累性以及可复盘性,确保双方或多方成员高效协作的可行性。

先简单的对及时性、连贯性、可积累性和可复盘性做概念上的明确。

接下来,我将要阐述的团队沟通协作主要围绕以下两点展开:

  1. 团队沟通协作内容(What)
  2. 团队沟通协作工具(How)

团队沟通协作内容(What)

当团队在解决一个问题前,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这个问题本身包含哪些内容。我总结了四大块:

任务协同

本文虽然字面上讲的是「沟通协作」,但处于我们常规的团队沟通协作情境下,沟通是基于任务的沟通,协作是基于任务开展的协作。也就是说我们要说的和要做的都是「人与人一起谈事」和「人与人一起做事」,人与人沟通是底层基础,但更要强调的是「人和事」之间的关系。团队的输出,都是以任务为核心的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以解决任务达到目标。

数据协同

任务协同,具有很强的目的聚焦性,也具有很强的讨论灵活性。由于任务内容本身不同、参与人员不同等因素影响,这种目的聚焦性和讨论灵活性是很好地应对了任务推进的需求。

但是,这种聚焦性和灵活性往往不适合数据协同。也就是说任务协同这个内容体系下,强行把数据协同放进去,是不太合适的。

数据协同,本身具有比较严谨的表格属性,行、列、值本身就意味着结构化需求。结构化的数据,非常适合做记录跟踪统计和分析呈现。

任务协同体现了任务解决过程,数据协同解决了结构化统计和数据化呈现。

文档协同

文档协同,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在线协作编辑,甚至在线实时协作编辑。可以查看历史版本和每个人的修改记录。

资料协同

资料协同不同于文档协同,侧重指本身不需要再修改的文件的存储,形成团队知识库、资料库。这种知识库、资料库要具备可快速提取的特点,版本增、删、改记录能够记录下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如何选择团队沟通协作工具?

能够胜任第二点,前提就已经是胜任了第一点。下一篇就是《团队沟通协作工具》,结合沟通协作理念和工具选择来对我们的认知做升级。简单涉及个别工具,但不会做工具本身操作层面的阐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