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之前

死亡和死亡之后

2018-04-13  本文已影响1人  悠悠鹿鸣_5413

作者 | 安晚

来源 |悠悠鹿鸣(wl137561)

    死亡是一个过于沉重的话题,我希望能用略微轻快的笔触行文吧。

    有个人叫茅侃侃,是个很有名气的80后,高中辍学出来创业,25岁就身价过亿,2018年1月份,他自杀了,大致的原因和张国荣一样,内心抑郁。抑郁这个东西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副产品,因为经济发达了,人们不缺衣服穿,不缺少吃的,可是生活的压力比那些贫困或者战乱的国家大太多。那些经济落后的国家,人们没有什么大的追去,每吨都有肉吃那就感谢老天爷了,我们不是,我们对肉早就司空见惯,我们渴望的是人类更为高阶的欲望。高阶欲望的释放往往伴随着死亡的气息!据统计,日本每10万人中有35个死于自杀,韩国每10万人中有18个死于自杀,中国还好点,每10万人有9个死于自杀;而贫困地区,类似伊拉克,100万人才2个死于自杀。有钱国家的人往往容易产生精神疾病,这好像全世界都一样。

    抑郁症。

该病具体的表现就是不开心,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内心空虚。有人用这样的话描述:抑郁症就是失去了追求快乐的能力。我的一个朋友在股票公司上班,他有3个同事,都是北大、清华毕业的,在上海有房有车,年薪过百万,可是他们就是不开心,每天都愁眉苦脸的,明显有抑郁症的表现。而他们选择坚强的活着,每天按时吃药,跑步,听说跑步可以分泌多巴胺,可以促进大脑的兴奋和放松。上次和朋友吃饭,听说他的那3个高管同事现在恢复的不错。得抑郁症的典型代表是崔永元,他是一个斗士,和这个病斗争多年,我很佩服他。海明威得了抑郁症,开枪给自己爆头;川端康成抑郁,给自己插了根煤气管子;作家可能总是比较缺乏理性和铁一般的勇气,选择死亡而解脱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别样的艺术和风景。

    人心没有了追求快乐的能力,等于自己的地球没有了太阳,可能你的内心会一直陷入一片冰冷和黑暗之中。《老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常德不离,复归婴儿。笔者一直在用这个法门对抗那些不如意的事儿,今天分享给大家。我们是成年人,一直用稳重、平衡的方式在做事,太僵化和较真的你会显得暮气沉沉,这样的你可以把工作做好,不过你是一个无趣的人,没有什么欢乐基因的人,换句话说,你是一个缺乏快乐能力的人。亚洲喜剧电影的风云人物,周星驰,他就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平时和周围的沟通都是问题,现在的他头发斑白,讲话几乎话不成句;可是就是这样的人创造了那么多的不朽的电影。很多人骂他、很多人昔日的朋友现在却成为了路人甚至愁人。因为他患有抑郁症,行事又特立独行、专横霸道;不过让那种内心充盈,保持欢乐(即便是自我封闭在其中的快乐)任然是我佩服的。或许人天生、最终任然是孤独的,而能在在个永恒的孤独范畴中保持自我内心的圆融、快乐,那是一种好事。

           killing

    自杀是个什么东西?

     或许就是自己把自己给彻底解放了,死法各异,粗鲁的就直接跳楼或者拿刀割自己的大动脉;文艺的就跳海、跳湖什么的。其实很多人遇到问题而不想面对选择自杀,这不是什么勇敢的做法,相反,这是懦夫。大丈夫能屈能伸,遇到问题,应该想法子应对,而死意味着是选择不干了,老子放弃了,不玩了,不玩了还不行吗!而茅侃侃某种程度上真心是个懦夫,公司垮了,他就撂挑子不干了。死亡可能对于我们而言,那是一个必然事件,你肯定是可以活到死的那天的;太过着急,那么你就错过了很多的风景,而这些风景确是生命的主题。

    死亡是一个没有几个人能看开的事。

    曾今有一个故事,一位老先生在文章中常常写,人死如灯灭了,没什么可恐惧的;可是真轮到他了,他确是大声疾呼:老子不行了,快!再给我来两瓶氧气!当年的气度和胸怀荡然无存,可是,这不是他的错,我们也无须苛责这样的人。

    古典哲学的大师,苏格拉底,他在死亡前和学生进行了一场很著名的辩论,最后的意思就是他认为一定有来生,人死了,灵魂一定会去往一个地方的。不过我从侧面瞧见的是一个大师级人物对自己死前的一次自我情绪疏导,这样他就死的很从容,没事,老子现在死了,18年后又是另一个苏格拉底。

钱钟书的老婆,杨绛老先生去世了;我后面特意去阅读了一下她死前留下的著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认为一个人都快死了,总想将自己的干货留给世人,带入棺材没什么用处。可是让我意外的是,老太太讲了很多以前遇见鬼啊,各种邪乎的那种民间故事。我小的时候,这样的故事也是听了几大框,我想她这样写也是为了自我安慰吧,比较已经走到人生边上了,内心难免有些恐惧。不要嘲笑,谁都会如此,除非你真的成佛成圣。

    《冰火之歌》的男主角被自己的同袍兄弟给捅死了,死在了冰天雪地里,十分凄惨,笔者当时几乎落泪。不过,天可怜见,就在一切都显得没有希望的时候,红袍巫师向火神接力,火神将他复活了。在他活过来之后,红袍巫师询问他死后见了什么,去了哪儿?他想了想,回答道:nothing!

   现在都还没活明白,而去追问死后,这的确没有什么好的。死后的世界,每个人都会去,不要急。

    活着是很累的,西方世界的哲学常常论述生命的悲剧性,佛教也一直论述人生的味道很苦。生命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你会经历许多痛苦,切菜切到手,鲜血淋漓;考试没有考好,挨了老师的批评,接着又是父母的训斥;因为没有钱,丈母娘死活不同意将自己的闺女嫁给你,如此这般等等......

    笔者不想呼出:珍惜生命,好好活!这样的标语。可能当我们看透了这些东西,我们依然能够保持心的平静,能甘愿去承受那些苦楚,同时沿途欣赏着生命过程中那些为数不多的美好,那么你真的是一个强者!

原创作品:请勿未经授权转载!

更多作品请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缄默之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