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

鹖冠子思想简介第十三

2019-03-03  本文已影响26人  andy言道

世兵第十二

有言:君有知人善任之明,臣有去恶除暴之能,民有离恶向善之心,国有安定强盛之势,天下有长治久安之道。所以明君正静,于是君臣在位,贤不肖有序,内外有别,则可存亡继绝矣。而圣人能明道权变者,尽人之性命者也,尽人之才智者也,知人善任者也,其最为难能可贵者也。

原文:

道有度数,故神明可交(効)也。物有相胜,故水火可用也。东西南北,故形名可信也。五帝在前,三王在后,上德已衰矣,兵知俱起。黄帝百战,蚩尤七十二,尧伐有唐,禹服有苗,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阴阳不乱其气,生死不俛其位,三光不改其用,神明不徙其法,得失不两张,成败不两立。所谓贤不肖者,古今一也。君子不惰,真人不怠,无见久贫贱则据简之。伊尹酒保,太公屠牛,管子作革,百里奚官奴。海内荒乱,立为世师,莫不天地善谋。日月不息,迺成四时,精习象神,孰谓能之?素成其用,先知其故。汤能以七十里放桀,武王以百里伐纣。

注释:天道的运行自有度数可循,所以圣人以精诚神明而可感知天地之道而效法之。万事万物都有相生相克之理,所以水火可以利用。东西南北,四方之制已定,恒常已备,所以以形命名是可信任的。五帝在前,三王虽然跟随于五帝之后,但是德行已经衰落了,兵争智诈都不可抑制了。经过了黄帝百战,蚩尤七十二战,尧伐有唐之战,禹服有苗之战,然后天地之道复常,天道不变其常时,地道不易其地理,阴阳不乱其和合,生死不改其命位,三光不改其照明,神明不徙其法度,天道得失各以其道所以或得或失,各取其一端,人事成败各以其法制所以得而成之,失而败之。所谓贤不肖者,其标准古今一也。君子不惰称之为君子,真人不怠称之为真人,从来没有看到过君子和真人素来贫贱就一辈子安于贫贱的,其必然是奋发有为,坚持不懈之人。所以即使伊尹做过酒保,太公曾经屠牛,管子亦尝作革,百里奚沦于官奴,而此数辈者皆奋发图强,而终能辅弼君王称雄于天下,自身也能够名扬四海之内者也。在天下兵荒马乱之时,此辈君子者皆能立为君师,而可以明察天地之变,善用奇正之谋以安天下。天道运行,于是日月周而复始的运转,四时交替循环的出现,人之精萃积习于心而神志明于天地之道,谁说这一切都是天生如此的呢?一定是不断修炼体道,日积月累的结果啊。如果希望透彻的了解一件事情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一定是事先经过反复观察、探索、实践、总结,才能领悟和掌握天道这样微妙的道理啊。所以唯有如此,才能够解释“汤能以七十里放桀,武王以百里伐纣”这样的结果。

有言:天道之数,非必生而知之之圣贤可独知者也,君子自修而劝学,孜孜以求道,日积月累,不易其行,则学而知之者亦可以明天理,循天道,尽人事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