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兴趣能满足你的好奇吗?
早上起早了有点时间,与老妈聊了几句。
最近公众号更新的比较勤,老妈也看到了我写的文章。然后关于退休后的心理问题我们做了一个简短的交流。
她说她总爱胡思乱想,我说你想太多是因为你太闲,一天无事可做,你应该多和外界交流。
她说我一天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总是在外面和别人聊天。我说这些家长里短都是低层次的交流,刺激不到你的大脑,反而还会让你感到疲倦。你有主动意识,每天主动找事情做。
我问她今天要做的三件事是什么?她说,买菜,做饭,收拾房间。
我说,这是你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你要想的是除了必做的事情外,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她说了一个很久之前就想做的事情,学钢琴。我们家有一个电钢琴,就是为了她学习而买的,不过从送达到现在一直放在那里没有人动。
她有很多理由拒绝学习,我能理解,因为迈出第一步总是不容易的。不过现在她认识到了自己的状态有些危险也是一件好事情,毕竟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目标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没了目标就像失去导航的车,开向美景或者悬崖都是一念之间。
我曾经想过如果我退休了会做什么,大概就是看书、看电影和写小说吧。不过小说起源于生活,可能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生活,和别人交流思想,但这些都是空话,没到退休时谁都不知道自己会怎样。
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一篇文章,是女作家六六写的自己的“老年”生活。
在她的规划中,会有去美国学习英语的时间,即便她本人的英语已经很不错了,还是希望能学到更专业的知识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打基础。除了英语,还有心理学的学习,她想报一个心理学博士的专业,可以使得她能更理性地分析现象背后的成因,写出内容更丰富的作品。她说她学习的动力都是希望自己在年老的时候依然能感受到生命之美。
不仅是六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希望。我单位所在的地区有一所老年大学,之前坐公交上班时,经常能看到很多老年人结伴前往学习。有一次我去咨询一些事情,发现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玲琅满目,课程种类的多样性连我这个年纪的看了后都想参与学习。
而我在老年大学遇见的几位“学生”,不论是精神状态还是谈吐都与同年龄段的人相差很多,积极乐观是我从他们身上能看到的状态。
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不仅在老年人群中,在很多中年人、青年人身上也有着同样的问题。他们忙碌时不会在意,可闲下来后问自己最多的问题可能是:下班后该做些什么。
个人觉得这与兴趣与好奇有关。兴趣和好奇是世界上最好的两个词,一个使我们不孤独,一个让我们有趣。
兴趣是陪伴在我们身边最好的朋友,有了它你可以静下心来钻研一切你感兴趣的事物,在这期间,你甚至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之前认识一个妹子喜欢潜水,工作时总是一点一点的积攒假期去国外潜水,甚至因为太喜欢潜水引起了上司的不满意。每一次见她我都会问她,“潜水真的比工作还重要吗?”“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潜水两不误呀?”她并不满足在工作之余见缝插针的找时间潜水的状态,于是辞了工作,长期在国外教别人潜水。看她在深蓝色的大海里畅快的玩耍,我觉得这才是她想要的幸福。
好奇是我们对于外界未知事物的反应,是引发我们兴趣的起因。小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烈的,他们就是移动的“十万个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为什么要问。有时候听小孩子问十万个为什么,也会被他们的奇思妙想所打动,有种“哦,真的为什么呢?”的想法。
我最喜欢的动画《冰菓》的女主人公爱琉就是一个充满好奇的女孩,因为她的好奇心发现很多案件,而这些案件最初都是深埋在平常态表面下无人理会的。每当遇到引发好奇心的事情时,她的眼睛都会变成“星星眼”,里面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求。
由好奇到产生兴趣就是这么一个让人激动不已的过程,只有亲身体会到这一过程的美妙才会产生欲罢不能的感触,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感觉。
对于那些还没有找到自己好奇的事情或者感兴趣的事情的人来说,多多尝试不同的事物恐怕是最务实的方法了。网络上有30天挑战不一样的事情,应该是一个尝试的初级模版。感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如果你有了好奇或者感兴趣的事情时,千万要立刻去做!立刻去做!立刻去做!这种新鲜感的刺激很容易消失,所以一定要在有这个念头的初期就把它确定下来,哪怕最后发现这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内容。最起码你在众多选择中划掉了一项。永远只在嘴巴上说喜欢却从来不肯花费时间在上面的,那才是最大的遗憾。
最后将这篇文章献给我老妈,希望你看到后能开始新的尝试和挑战。也希望你过得幸福快乐享受退休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