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被讨厌的勇气》
天气阴沉沉的,秋天的风、虚了的气,让脚丫子有些冰凉。周围安静极了,快速路上的车流声,留意才能听到。一杯红茶、一缕崖柏的香气,伴着怀表的滴答声看书,是我极喜欢的状态,每当这样的时刻,内心都会被满足和欢喜充盈着。
《被讨厌的勇气》在豆瓣上的评分承两极分化,要么1星,要么5星,给出1星的读者,大部分把这本书看成是心灵鸡汤。一直以来,我都搞不懂心灵鸡汤为什么受到摒弃,普通人家补身子首选的就是鸡汤啊,怎么到心灵这里就是鸡汤有毒了呢?原来这些听起来很有道理、即刻就能慰藉心灵,让你感到成功和好运就在不远的前方的话语,往往缺少实现路径,也很难被证实。这种空洞和虚伪的说教,让人盲目的自信,让人积极幻想而不付诸努力和奋斗,最终只是暂时的安慰和麻醉。如此说来,这本书有鸡汤的成分,读的时候会被警醒,会被激励,会觉得解决困惑是这么简单啊。它告诉了你道理就是这些,能做到的话你的人生就是幸福的,至于怎么做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要看这碗汤你吸收消化了多少。综上所述,我给出3星的评价,可以读,但也不是那么好。
这本书以对话体的形式,描写了哲人和青年围绕着关于幸福、自由、人际关系、人生的意义等话题展开的辩论。五个晚上的交谈是青年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内向、敏感、自卑的青年看上去是被哲人说服了,不知道今后的生活中他会有多少的改变,但,我有了即刻的改变:勇敢地屏蔽了一批人(不再寻求认可)。不认可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啊?!果真痛快!
五个晚上解决人生困惑,并让其改变,岂是那么容易?改变,尤其是底层逻辑,必定是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反省;无数次的痛,无数次的思考。或许猛然幡然醒悟只在刹那间,但过程必定是漫长而艰辛的。岁月长长,且行且悟且成长吧。
声明:此刻写一本日本作家的书评,可能会引来不快,但知识无国界,成年人可以理性地看待问题,也不要上纲上线到文化入侵。别像小孩子一样质疑“为什么会有人学日语呢” ?我至今不知道怎么回答女儿的这个问题。
以下是五个晚上谈话的内容概要,来看看你会不会改变,又会在哪里改变?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一位愤世嫉俗的青年,听说有位哲人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便决心当面推翻这种谬论。世界一片混乱,像他一样烦恼课痛苦的人到处可见,得到幸福哪里容易了?于是,在一个夜晚,他敲响了哲人的门。进入书房的青年弓背驼腰地摊坐在椅子上,挑衅式地开始对哲人的反驳。
面对青年的质疑,哲人为他介绍了阿德勒心理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荣格(分析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全球畅销书《人性的弱点》、《高效能人生的7个习惯》中的许多内容与阿德勒的思想非常相近。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死板的学问,而是要理解人性的真理和目标。
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决定论认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阿德勒的目的论认为: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阿德勒心理学正是一种与虚无主义截然相反的思想和哲学。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否定我们人类的自由意志、把人看作机器一样的存在。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阿德勒则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心理创伤也并不存在。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青年讲述了在咖啡店的经历。他认为因为怒气才会大发雷霆(刚买的好衣服被服务员不小心洒上了咖啡)。哲人指出,行为不是受情绪影响的,青年是为了震慑犯错的服务员而制造怒气,继而大发雷霆。又例如:母亲正在和女儿大吵时,老师来了电话,母亲的语气马上彬彬有礼,5分钟挂了电话后,目前又勃然大怒,接着训斥女儿。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而采取各种行动,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一种达成目的的手段。
青年询问自己能否变成羡慕的Y那样的人?哲人告诉他,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理解为什么不喜欢自己,而想成为别人?面对喜不喜欢自己这个问题,能够坦然回答“喜欢”的人几乎没有。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不幸对自身来说是一种“善”,有好处。
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我的性格是悲观的,我具有悲观的世界观。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你可以认为“我的性格是悲观的”,也可以这么描述“我具有悲观的世界观”。相比较来说,后面一种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你之所以“不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的。要有“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阿德勒的目的论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今晚的辩论就要结束了,青年并未完全被哲人说服,但他表示愿意去好好思考哲人的话,并将进一步学习阿德勒心理学。他们相约下周再继续。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经过深思熟虑后,青年的疑问变成了确信。他认为目的论之类的学说只是一种诡辩,精神创伤确实存在。人既不可能忘记过去,也不可能从过去中解放出来。他今天就要把那位怪异的哲学家驳得体无完肤。
青年请哲人目的论来解释讨厌自己的目的和好处。哲人讲,之所以自我评价低是因为你下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正如得了“脸红恐惧症”的女学生,需要脸红这一症状,为了给无法告白的自己找一个借口或者是怕被人拒绝才捏造了“脸红恐惧症”。而解法唯有鼓励接纳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树立向前迈进的勇气。你为什么讨厌自己,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是说“有好处”。
阿德勒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没有人能够做到。如果真的只有一个人说话的话,势必会被强烈的孤独感所困扰。之所以感激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人在本质上必须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根本不可能做到与他人完全隔离。即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哲人总结到:你由于在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第一个使用“自卑感”这个词的人是阿德勒。劣等感的意思就是价值更少的感觉,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哲人曾为自己155cm的身高苦恼,朋友告之:长高干什么呢,你可是有让人感觉轻松的本事啊。哲人看到自己的价值,不再纠结于自己的身高。问题不在于有所欠缺,而是价值的转换。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对自己身高的感觉终究还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如果没有可以比较的他人存在,哲人也就不会认为自己太矮。
如此看来,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主观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只有一个人时,或许会用1美元擦屁股。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自卑感人人都有。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小孩学走路、学说话,以及人类史上的科学进步也是“追求优越感”的结果。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很多人不是自卑感强,而是容易陷入自卑情结中。自卑情结一词原本表示的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用阿德勒的“外部因果论”来说明这种因果关系就是: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阿德勒指出“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拥有自卑感即感觉目前的“我”有所欠缺的状态。很多人在追求“虚假的优越感”--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例如:权势张扬;10根手指全都戴着红宝石等等。这种虚假优越感,透着强烈的自卑感。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自夸是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的“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制住别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于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在同一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当一个人想要做自己的时候,竞争势必会成为障碍。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胜者和败者,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看成“敌人”。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此时,青年仍愤愤不平,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于哥哥的优秀和父母的偏爱。哲人告诉他:时光不能倒流,但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所面临的课题。个人的愤怒(私愤)和对社会矛盾或不公平产生的愤怒(公愤)不属于同一种类。个人的愤怒很快就会冷却,而公愤则会长时间地持续。公愤超越了自身利害。
如果遭人当面辱骂,应该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是否在挑起“权力之争”。想要获胜啊,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不执着于“我是正确的”。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在竞争中的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想当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这些目标可以通过阿德勒所说的直面“人生课题”来实现。“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又统称为“人生课题”。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人际关系有距离和深度。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爱之课题恐怕是最难的课题。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讨厌A才找了他的诸多缺点,为了分手而挑毛病。
阿德勒把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我们现在应该谈的既不是善恶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勇气”问题,面对人生谎言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青年对“拿出勇气来!”嗤之以鼻,他需要的不是激励的话术,而是具体的对策。他表示自己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一听到“拿出勇气”之类的指令后,就马上像加油一样地去补充勇气。哲人指出,要谈论勇气就绕不开对自由的讨论,下次谈论有关自由的话题。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苦苦思索两周后,青年并未找到“自由是什么”的答案,他越想越觉得自己缺少自由,他再次来到哲人的书房。
青年用一句名言来诠释自由“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哲人认为如果要坦率地说出货币所带来的东西的本质的话,那或许就是自由。不过,也不可以据此就说“自由就是货币”,货币买不来人的价值和幸福。如果有钱还是烦恼,是为什么?人际关系里又是什么剥夺了我们的自由?是“认可欲求”。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为什么想要别人的表扬和认可,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得到了认可、地位就会一定幸福?心理有问题的几乎没有任性者,任性自私并不是旁若无人地任意横行。要理解这一点,需要先了解阿德勒心理学中的“课题分离”这一主张。
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他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干涉别人的课题。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学习”或许是孩子的课题,但“让孩子学习”却是父母的课题。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青年问到:如果闭门不出的是哲人家的孩子,他会怎么办?哲人表示:他不妄加干涉,也不过多关注,随时给予帮助。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安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正因为是关系紧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对于图书管理员的职业,就算父母极其不满,也不需在意。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放下别人的评价,烦恼轻轻飞走。其实“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如果能够理解并实践课题分离原则的话,人际关系会一下子变得自由。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不辜负好意仅仅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
哲人的“课题分离”让青年有种冷冰冰的感觉,根本感觉不到一丝人性的温暖。他不能接受这样的哲学。哲人指出,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又可能会迷路,甚至也会面临着“该如何生活”这样的难题。如果是人人都相信神的时代,“神在看着”就有可能成为自律的规范。但是,那样的时代早已经结束了,那就只能靠“别人在看着”来进行自律了,也就是以获得别人的认可为目标而认真生活。不想被任何人讨厌,是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
没有人愿意故意招人厌。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也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性的欲望。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是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别人不喜欢你,不是你的课题,不能去干涉,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现实中,往往会破裂的人际关系存在,而“关系修复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哲人自幼就与父亲的关系不好,小时候经常被父亲打,20多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后,与父亲的关系更加恶化。为了不想与父亲搞好关系,所以搬出被打的记忆。在阿德勒心理学的影响下,哲人改变了自己的目的,即下定决心修复父子关系。通过自己的改变,父亲也发生了改变,最终言归于好。
青年好似被哲人这段经历的Happy End所疗愈,离开哲人的书房时,他并没有更多的质疑。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青年虽然接受了课题分离想法的确有用,但他想到这将是一种非常孤独的生活方式,如果这叫做自由,他宁可选择不自由。感觉差点儿被骗的他,愤然扣响了哲人的门。
青年还是认为课题分离不可能实现,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引导人走向孤立的个人主义的学问。哲人解释到: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里的个人一词在语源上有“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的意思。阿德勒心理学不把身体症状与心灵(精神)分离开来考虑,而是认为心灵和身体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人大发雷霆时,是“作为整体的我”在发怒,绝对不是感情这一独立存在发出了怒吼。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而终点是“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共同体感觉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我和你”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自私任性的人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实际上眼里只有自己。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共同体感觉也就是拥有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欲求。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的中心。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世界不是被切割成平面的地图而是像地球仪一样的球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积极参与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共同体的范围“无限大”。我们都属于多个共同体,要放眼更大的共同体,比如学校之外的社会等。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
共同体里的良好关系是横向关系,不要批评,也不要表扬(俯视般的语言让人不愉快),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表扬和批评,只是“用糖还是用鞭子”操纵别人的区别。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平等即“横向”关系。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面对孩子自己的课题,父母的援助应该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妨碍自己的自由。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谢谢”不是一种评价。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这时,青年想起了患有认知障碍的祖父,祖父生活不能自理,连儿孙都不认识了,看起来没有任何价值的祖父难得就不配活着?哲人纠正到: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即使感觉自己没价值,与家人、朋友、上司也可建立横向关系,不迎合,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可是谁能做得到呢?阿德勒的回答是这样的:“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青年不相信可以在与上司的关系中建立横向关系,哲人指出此刻的交谈正是在和权威人士建立着横向关系。青年表示需要些时间思考今天谈话的内容,他对与哲人的辩论好像有些上瘾了,他不仅仅想驳倒哲人,也希望被哲人驳倒。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青年与哲人渐渐建立了横向关系,但他认为不仅仅是人际关系,青年一直在思考共同体感觉,同时又迷惑其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越想越觉得自己渺小,一个月后,他再次来到哲人的书房。
今天青年第一个要问的就是“对自己的执著”这个问题,我们无论怎样都会在意自己、只看到自己。正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所以才会自我意识过剩。哲人解释到:之所以会在意自己是因为厌恶自己,所有才只关注自己。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受自我意识羁绊,不能无拘无束的原因并不是“本真的自己”不存在,只是无法在人前展露出来。改变这种状况还是需要共同体感受。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需从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与自我肯定的区别在于,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真诚地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这就是自我接纳。
尼布尔的祈祷文:“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够改变的,”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一切都是“勇气”的问题。
想要获得共同体感觉,绝对不可以缺少的第二个关键词是“他者信赖”。需要把“相信”这个词分成信用和信赖来区别考虑。信用有附加条件,例如银行贷款。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只有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信赖也是课题分离,背叛是别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对他人寄予无条件的信赖。当然,共同体感觉并不是仅凭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就可以获得。这里还需要第三个关键词--“他者贡献”。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做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劳动并不是赚钱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
人际关系中也会遭遇到诸多不愉快的事情,绝对不可以搞错一个事实: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具有神经质的人,往往喜欢以点概面,总是用“总是、一直、大家、都”这样的词语,这是一种只凭事物的一部分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那些是“工作狂”的人,也缺乏人生和谐。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
哲人和青年接着讨论“自己如何获得幸福”这一话题。哲人认为对人生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他者贡献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幸福即贡献感”,这就是幸福的定义。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是,这并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获得贡献感的常见手段就是寻求他人认可。寻求认可的生活方式没有自由,幸福得以自由为前提。
自我实现,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要么特别好,要么特别差。我们人类都具有“优越性追求”这种普遍性的欲求。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复仇”和“廉价的优越性追求”很容易联系起来。这就是在让对方烦恼的同时还想成为“特别的存在”。不是所有的人都特别优秀,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不甘于普通的青年认为人生需要远大的目标。哲人理解到:青年所说的远大目标就好比登山时以山顶为目标。把人生当作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因为一直在跳动所以不会停在原地。但是,并不存在目的地。青年所说的想要达目的地的人生可以称为“潜在性的人生”。哲人所说的像跳舞一样的人生则可以称为“现实性的人生”。现实性运动是一种“当下做了当下即完成”的运动,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的运动。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就可以说是现实性的活动。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有关系。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但是,人生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那就不再需要故事。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不要用线的形式去看其达到了哪里,而是应该去关注其如何度过这一刹那。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灯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辩论接近尾声了,哲人已经把青年带到了河边,是否喝水要看青年自己的决心了。此时,青年还有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并不存在可以作为常识来讲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由你自己决定。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我自己无论怎样回顾之前的人生也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走到“此时此刻”。对你而言的人生意义,在认真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确。“一个人的力量很大”。不!应该说是“我的力量无穷大”。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还是阿德勒的这句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在辩论的最后时刻,青年感受到“此时时刻”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他终于露出年轻人应该有的笑容。感觉自己喝到了水的青年,走出哲人的家,深吸一口雪后清新的空气,清楚地自语道:“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