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售前藏书阁【二】

彩虹读过的书籍中,精选出最值得阅读的IT售前相关书籍,分享给大家,共勉。
5.日本制造 作者: [日] 盛田昭夫 / [日] 下村满子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简述:
索尼创始者之一盛田昭夫先生唯一一部自传体商业战略论,结合盛田昭夫先生从童年起的亲身经历,以及成立索尼公司前后的创业故事——重逢井深先生、苦心所得的公司名“SONY”、走向世界、横跨地球村、进军海外市场等记叙,将索尼公司与盛田昭夫的成功秘笈、经营管理战略、创新思维方式及杰出的日本式企业如何在世界经济浪潮中安身立命并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悉数道出,为我们更好的了解日本企业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是想要创立世界级杰出企业、建立别具一格经营管理理念并拥有自身超凡魅力的优秀领导者和创业者们的必备书籍。
作者文笔细腻,从二战创业谈到贸易全球化,物超所值。
推荐章节(加粗):
第一章
战争—生还与希望
1. 成长
2. 海军岁月
3. 停战
第二章
和平—开启新的人生
1. 重逢井深先生
2. 开发磁带录音机
3. 起诉美国大企业
4. 凭借晶体管收音机走向世界
5. 绞尽脑汁起名为“SONY”
第三章
走向世界—前进的历程
1. 与消费者积极交流
2. 进军美国市场
3. 首家在美国上市的日本公司
4. 举家搬到美国
5. 由“音”至“影”
6. 横跨地球村
7. 进军欧洲市场
第四章
关于经营—亲如一家
1. 战后改革是日本繁荣的基础
2. 连带责任与协同精神
3. 技术开发、产品企划与市场营销之间的协同作业
第五章
“美式”与“日式”的差异
1. 破坏信赖关系的“法律万能主义”社会
2. 应该重视成就感
3. 企业是股东的?还是员工的?
4. 独断与协商
第六章
竞争—日本企业的活力之源
1. 激烈的国内竞争造就了国际化的实力
2. “轻薄短小”是大势所趋
3. 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谏言
4. 竞争与自律
第七章
技术—生存的手段
1. 一切为了生存
2. 迈向21世纪
3. 技术与管理
4. 寻求新的技术飞跃
第八章
日本与世界—异同交错
1. 美国也应学会让步
2. 致日本的最佳合作伙伴—美国
第九章
世界贸易—规避危机
1. 世界需要新的货币制度
2. 如何进军海外市场
3. 10年后的消费者需求
6.软件工程通史 作者: 卡珀斯·琼斯 (Capers Jones)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简述:
软件工程类的神作。作者从软件行业工程项目的诞生开始,一气写到现代软件工程的示例。
使得现在的软件工程师可以系统地了解到整个软件工程的概念,发展,当前所做的事是什么。
推荐章节(加粗):
第1章 序曲:从古到今话计算
人类对计算的需要
对数字序列的早期认识
那些为数学发展提供原动力的发明
数学和计算
软件相关的关键发明
软件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
小结
第2章 1930—1939:数字计算的基础
现代计算的先驱
小型数学应用程序
小结
第3章 1940—1949:二战及战后计算机的使用
全球冲突与计算机的使用
战争期间的技术创新
战后的计算机
这十年的贡献
1945年的软件开发
小结
第4章 1950—1959:数字计算机和软件开始崛起
20世纪50年代的军用与国防计算机
20世纪50年代的创新者
20世纪50年代的编程语言
第一台商用计算机
20世纪50年代的软件应用
1955年的功能点
小结
第5章 1960—1969:商用计算机和商用软件的兴起
劳动力演进
早期的专业外包
20世纪60年代的计算机程序员
IBM系统/360
图灵奖
信用卡的发明
自动化和新的职业
DEC的PDP-1小型机
20世纪60年代的编程语言
20世纪60年代的计算机业务
诉讼永久改变了计算机世界
太空里的计算机和软件
20世纪60年代的计算机和软件的增长
1965年逆向的功能点
小结
第6章 1970—1979:计算机和软件开始创造财富
软件在70年代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期间成立的大公司
20世纪70年代成立的计算机公司和软件公司
20世纪70年代新创公司的影响力
应用软件发展曲折
大量零散的软件细分类别
改变计算机历史的法律诉讼
推动软件行业迅速发展的辅助性发明
1975年的功能点
小结
第7章 1980—1989:PC和个人软件崛起
计算的变化加速
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公司
20世纪80年代软件应用的发展
大约1985年1000个功能点的结果
小结
第8章 1990—1999:万维网的发展和网络公司的兴起
万维网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的其他发明
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公司
大规模更新和遗留软件老化
国际日期格式不兼容
外包业务迅速扩张
20世纪90年代期间软件应用的发展
1995年1000个功能点的结果
小结
第9章 2000—2009:社交网络和经济危机的出现
互联网泡沫
大衰退
21世纪00年代的创新
21世纪00年代建立的公司
2000—2010年软件的增长
大约2005年1000个功能点的结果
小结
第10章 2010—2019:云、众、博客、大数据和预测分析 307
预测未来
软件工程的专业地位
21世纪10年代可能的软件工程改进
21世纪10年代早期成立的公司
预测2013年到2019年的新公司和新产品
2010年到2019年的软件预期增长
大约2015年1000个功能点的结果
小结
第11章 现代软件的问题
对影响比较大的软件故障进行分析
小结
第12章 网络犯罪和网络战简史
一种新的犯罪形式
网络攻击的种类
受攻击的可能性
加强对网络攻击的防御
提高我们对网络攻击的免疫力
美国,网络攻击的频率和成本日益增加
小结
参考文献与网络及其他资源
7.浪潮之巅 作者: [美] 吴军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简述:
本书记录描述了整个IT行业历史上有名的公司的发迹与兴衰。
讲述科技顶尖企业的发展规律,对于华尔街如何左右科技公司,以及金融风暴对科技产业的冲击,也多有着墨。
诚如作者所言:“人的商业知识和眼光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断地、有心地学习。经过多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我认定这样一个规律,就是: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每一个人都应该看清楚浪潮,赶上浪潮,如此,便不枉此生。”
推荐章节(加粗):
第 1 章 帝国的余辉—AT&T 公司
AT&T 100年 来 发 展 得 非 常 健 康。 虽 然 它 一 直 受 反 垄断法的约束,但是美国政府司法部并没有真正要过它的命,每一次反垄断其实是帮助AT&T修枝剪叶,然后让它发展得更好。
1 百年帝国
2 几度繁荣
3 利令智昏
4 外来冲击
结束语
第 2 章 蓝色巨人—IBM 公司
郭士纳在到IBM以前也是做(芯)片的,但是,是土豆芯片
1 赶上机械革命的最后一次浪潮
2 领导电子技术革命的浪潮
3 错过全球信息化的大潮
4 他也是做(芯)片的
5 保守的创新者
6 内部的优胜劣汰
7 后金融危机时代
结束语
第 3 章 “水果”公司的复兴—乔布斯和苹果公司
在每一次技术革命中,新技术必须比老的技术有数量 级的进步才能站住脚。
1 传奇小子
2 迷失方向
3 再创辉煌
4 大难不死
5 i 十年
结束语
第 4 章 计算机工业的生态链
一 个IT公 司 如 果 今 天 和18个 月 前 卖 掉 同 样 多 的、 同
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
1 摩尔定律
2 安迪 – 比尔定律
3 反摩尔定律
结束语
第 5 章 奔腾的芯 — 英特尔公司
英特尔的CEO格罗夫虽然是学者出身,但他同时也是微机时代最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数次被评为世界上最好的CEO。
1 时势造英雄
2 英特尔、摩托罗拉之战
3 指令集之争
4 英特尔和 AMD 的关系
5 举步艰难
结束语
第 6 章 IT 领域的罗马帝国—微软公司
当乔布斯给盖茨看了新设计的麦金托什个人电脑,以 及漂亮的基于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时,盖茨惊呆了。 那一年,乔布斯和盖茨都是 26岁。
1 双雄会
2 亡羊补牢
3 人民战争
4 帝国的诞生
5 当世拿破仑
6 尾大不掉
7 条顿堡之战
8 客厅争夺战
结束语
第 7 章 互联网的金门大桥—思科公司
据说斯坦福两个系的计算中心主管莱昂纳多•波萨卡 和桑迪•勒纳要在计算机上写情书,由于各自管理的 网络不同,设备又是乱七八糟,什么厂家的、什么协 议的都有,互不兼容,情书传递起来很不方便,于是 两人干脆发明了一种能支持各种网络服务器、各种网 络协议的路由器。于是思科公司赖以生存的“多协议 路由器”便诞生了。
1 好风凭借力
2 持续发展的绝招
3 竞争者
4 诺威格定律的宿命
结束语
第 8 章 英名不朽—杨致远、菲洛和雅虎公司
一百年后,如果人们只记得两个对互联网贡献最大的 人,那么这两个人很可能就是杨致远和菲洛。
1 当世福特
2 流量、流量、流量
3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4 既生瑜,何生亮
5 红巨星
6 自废武功
结束语
第 9 章 硅谷的见证人—惠普公司
作为硅谷最早的公司,惠普见证了硅谷发展的全过程, 从无到有,从硬件到软件,惠普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 讲就是硅谷历史的缩影。
1 昔日硅谷之星
2 有争议的生死抉择
3 最有争议的 CEO
4 亚洲制造的冲击
5 峰回路转
结束语
第 10 章 没落的贵族—摩托罗拉公司
如果我们认为公司之中也有所谓的贵族,摩托罗拉无 疑可以算一个。曾几何时,摩托罗拉就是无线通信的 代名词,同时它还是技术和品质的结晶。
1 二战的品牌
2 黄金时代
3 基因决定定律
4 铱星计划
5 全线溃败
6 回天乏力
结束语
第 11 章 硅谷的另一面
美国的硅谷只占国土面积万分之五,却创造了无数的商 业神话。在这里,大约每10天便有一家公司上市。美 国前100强的公司中,硅谷占了四成。
1 成王败寇
2 嗜血的地方
3 机会均等
4 硅含量不断降低
5 亘古而常青 结束语
第 12 章 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
在人类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 — 小 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 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 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 — 这世上的另一位 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 雄们的天堂。
1 太阳公司
2 Novell 公司
3 网景公司
4 RealNetworks
结束语
第 13 章 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
对于想找投资的新创业公司,红杉资本有一些基本要 求 — 公司的业务要能几句话就讲得清楚。红杉资本 的投资人会给你一张名片,看你能不能在名片背面的 一点点地方把你想做的事情写清楚。
1 风投的起源
2 风投的结构
3 风投的过程
4 投资的决策和公司的估价
5 风投的角色
6 著名的风投公司
结束语
第 14 章 信息产业的规律性
人类的文明和技术是不断进步的,旧的不去,新的不 来,只有清除掉阻碍我们进步的那些庞大的恐龙,才 能为人类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从这个角度讲,一个昔 日跨国公司的衰亡,也许是它为我们这个社会做的最 后一次贡献。
1 70–20–10 律
2 诺威格定律
3 基因决定定律
结束语
第 15 章 硅谷的摇篮—斯坦福大学
二战后,帮助斯坦福大学解决财政危机的是它的一位 教授弗里德里克•特曼,他后来被称为“硅谷之父”。 他仔细研究了斯坦福夫妇的遗嘱,发现里面没有限制 大学出租土地,于是他兴奋地声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 秘密武器 — 建立斯坦福科技园。
1 充满传奇的大学
2 硅谷的支柱
3 纽曼加洪堡的教育模式
4 创业的孵化器
结束语
第 16 章 科技公司的吹鼓手—投资银行
华尔街的贪婪既会捧起,也会扼杀一个科技新星。
1 华尔街和美国的金融体系
2 著名的投资公司
3 科技公司的上市过程
4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5 华尔街与微软、雅虎和 Google 的三国演义
结束语
第 17 章 挑战者—Google 公司
Google是个奇怪的地方。也许是因为Google的年轻人太多,他们不懂得传统也不拘泥传统,只要认准了对公司对社会有用,就大胆去干了。
1 历史上最轰动的 IPO
2 早期岁月
3 商业模式
4 个人英雄主义和群众路线
5 绝代双骄
6 感谢上帝,今天是星期五(TGIF)
7 不作恶
8 不败的神话
9 秘密军团
10 云计算和数据中心
11 Google 的新气象
12 3G 时代
13 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守
结束语
第 18 章 成功的转基因—诺基亚、3M、GE 公司
由于科学技术是最革命、发展最快的生产力,一家科 技公司要想在几次技术革命大潮中都能够立于浪潮之 巅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
1 从木工厂到手机之王(诺基亚公司)
2 道琼斯指数中的常青树(3M 公司)
3 世界最大的联合体(GE 公司)
结束语
第 19 章 印钞机—最佳的商业模式
所有成功的大公司都有好的商业模式,很多大公司的 兴起,不是靠技术的革新而是靠商业模式的转变。
1 Google 的广告系统
2 eBay 和亚马逊的在线市场
3 戴尔的虚拟工厂
4 腾讯的虚拟物品和服务
结束语
第 20 章 互联网 2.0
互联网2.0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让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并且提供给其 他用户使用。
1 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2 互联网 2.0 的特征
3 著名的互联网 2.0 公司
4 是革命还是泡沫
结束语
第 21 章 金融风暴的冲击
虽然全世界在2008年的最后一个季度里陷入严重的 衰退,同时人们的恐惧心理加重了这场危机,虽然在 更 长 一 些 时 间 里 我 们 仍 将 处 于 衰 退, 但 是, 明 天 仍 然 会 好 起 来。 今 后 的44年 里 我 们 的 经 济、 我 们 的 社会 都 将 获 得 长 足 的 发 展, 就 如 同 过 去 的44年 一 样。
— 沃伦•巴菲特
1 金融危机的成因
2 瑞雪兆丰年:优胜劣汰
3 潜在的商机到处都是
4 格局的变迁
结束语
第 22 章 云计算
云计算保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处理信息,并且 可以非常方便地与人共享信息。 它的好处是让全社会 的计算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1 云计算的起源
2 云计算的本质
3 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和工程
4 对 IT 产业链的颠覆
结束语
第 23 章 下一个 Google
虽然我们不知道下一个Google在哪里,但是可以肯
定它不在搜索领域,这就如同几年前我们寻找的“下 一个微软”不会是一家软件公司,而最终是一家互联 网公司一样。
1 千亿俱乐部
2 岁岁年年人不同
3 新领域
4 关注亚太地区
结束语
后记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