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会“痴迷”负性情绪,比如林黛玉
“母亲去世,黛玉哀痛过度而病”、“离开父亲,黛玉与父挥泪话别”、“进贾府见到贾母,黛玉又哭个不住”、“黛玉见贾宝玉摔了玉,认为是自己之过伤心淌眼抹泪”“黛玉生气剪破要送给贾宝玉的香袋,两人赌气,又汪汪的滚下泪来”、“黛玉和宝玉两人互不解自己的心思,反生了二心,两人不和吵架,黛玉觉得他连袭人都不如了解自己,就又哭了”......黛玉似乎无时无刻不沉浸在悲伤里,无法自拔。
整个红楼梦其实是林妹妹的一部泪史。
红楼中林妹妹第一次出场也是这样,“两弯似蹙非蹙罥(juàn,“挂”之意)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于是乎,一个悲观的形象跃然纸上,但是林妹妹为何会痴迷于“负面情绪”?
01
首先,负面情绪不是完全无用的。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保护机制。
因为在人类进化中,没有医疗的情况下,每一个微小的伤害都可能意味着死亡。所以,如果从这些事件中活过来的,自然会非常强地记住,并且反复告诫自己,避免下一次重犯错误。而正面情绪一般来自于各种的奖励,例如说找到一个好的打猎方法、受到同伴的肯定和赞扬等等。这些相对于自身的生命安慰,程度稍微要轻很多。毕竟即使没有好的狩猎方法,无非是饿一顿,或者吃一些难吃的东西,但是如果自己受损伤了,那往往就“完蛋”了。
林黛玉的一些负面情绪,大多是因为自己凄苦的身世、对宝玉身边其他人等的嫉妒和猜疑、宝玉的一时疏忽、自认为受冷落等等形成的。
这样一种谨小慎微的性格,以及日常的表现,其实对她而言是有利的,其一,她的伤感孱弱可以赢得大观园里人们的“怜悯”,自然带来一些关心;其二,这种性格可以帮助林黛玉在大观园里立足,固然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但起码不会让别人在自己的言行中挑出错儿来,也算是安身立命的一大妙招。
02
但是,和幸福一样,痛苦也会让人上瘾,也会产生一种快感。乍听起来毫无道理,但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个体的某种行为之所以能够保留和重复,必定是经过强化的。也就是说个体出现某一种行为之后,若获得奖励,那么这一行为就会重复出现。
纵观红楼梦中林妹妹无数次的哭,如果说前几次刚进如大观园之时的哭泣,众人还可以理解,但是后来动不动就掉眼泪真是不被众人所接受。
但是林妹妹始终如一地从头哭到尾。为什么呢?
这个过程中,贾宝玉始终陪伴左右,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证据。
比如,宝玉挨打后,黛玉哭得两只眼睛“桃儿”一般,若平日里定要打叠了千般百样的温柔去劝慰,直至回转过来方罢。但偏动弹不得,故差晴雯送两只旧帕子过去,还强调是两只旧帕子,黛玉立刻便心领神会了。平日里,宝玉也是一心想着林妹妹,嘱咐她要爱惜身子、少劳神费心、少流眼泪。红楼中不论是宝钗还是湘云都劝诫过宝玉走仕途经济,宝玉对此很生气“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还说“林妹妹才不会说这样的混账话的”。这事传到黛玉的耳朵中,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林妹妹又一番热泪盈眶自不必说了。
林黛玉之所以重复制造悲伤,唤醒悲伤,并沉溺于悲伤的现象,甚至对悲伤成“瘾”,是因为她从习惯性的悲伤中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贾宝玉的真心。
于是乎遇事就哭的悲情路线自然就被保留下来了。
03
林黛玉自幼丧母,弃父而去,寄人篱下,加之性格比较内敛,这种凄苦的身世和经历,自然让林黛玉产生深刻的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一旦产生,就不会彻底game over,它会被记忆存留着,存在潜意识中,寻求再表达。
所以在贾府,林黛玉始终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地方,是一个外来者,所以时时刻刻时时处处都要小心,而且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担心和疑虑,即便宝玉多次真挚地表达爱意,但是黛玉仍然会怀疑,可见这种负性情绪已经在黛玉的内心根深蒂固,驻扎越牢固,越不会被放下,重现概率越大。
因为潜意识的“执着”,渐渐形成黛玉内在的自动心理机制,我们称之为默认网络(它与当下无关,即使场景其乐融融、大家和睦相处,但黛玉过去的记忆、对未来的憧憬和担心、潜意识里的“危机感”会激活黛玉的“自动机制”)。
很多时候不是林黛玉愿意选择悲伤,而是情不自禁。因为那些事件第一时间激活了她的“默认网络”。
注意网络:在红楼梦中,我们也看到过黛玉很开心的时刻,作诗、跟宝玉一起“偷看”禁书西厢记,这完全是另外一类心理活动,是需要主动付出知觉注意的。当黛玉把自己的心思完全放在那些事情上,自然也就没有负性情绪了。
默认网络VS注意网络==互相拮抗
上述两类心理系统承载的大脑活动区域是完全不同的。脑科学里有很多专业的名词,在此不做过多的介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注意网络和默认网络两个系统的功能是拮抗的。
一旦一种心理活动需要我们集中注意付出主观努力时,默认网络就被抑制了。同样的,当悲伤情绪浸入我们,我们能够启动注意网络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所以再让自己高兴起来了就很难了。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悲伤往往比高兴来得快、走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