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几点哲思
随着年纪渐长,总有些不成熟的感想和思考,没有系统总结,权且罗列一下,作闲聊之资尔。
一、势不可用满
势不可用满,要留有余地。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始终保持上升的势头,才是最佳的状态。
有人得势时个人膨胀,无所不用其极,一点福报转瞬即逝,接下来便是无尽的痛苦。
在得意时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满招损谦受益,给自己和别人留一点余地,以便于回旋往复。
时移事易,势不可能永远对你有利,应该居安思危,有钱时想到说不定哪天穷困潦倒,所以不要把钱全部用来享乐,要储备一定的风险金。
《红楼梦》中贾府即是如此。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让她在祖坟处多买田地,一旦贾府失势,足够衣食之用,王熙凤不听,最后贾府落个家败人亡。
势不可用满,用满用尽则祸必至。弓不可拉得太圆,拉满弓可能弓弦崩断。这是一种人生智慧,可惜很多人不懂。
二、交换理论
所谓的功成名就,是需要用某些东西进行交换的。这些东西可能是体力、脑力、才华、健康、纯洁、忠诚、尊严、善良,甚至是生命、灵魂。
不过交换也要看机遇,当你有机会进行交换时,你要考虑清楚,你想不想换,该不该换,你能否承受交换需要支付的对价,或者说是代价。
有人用健康换了可怜的几两碎银,身体垮掉的时候后悔莫及;有人出卖灵魂,得到了想要的名利,却终其一生活在自责和痛苦之中。
有一首诗这样说,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此时是否用尊严和灵魂交换自由,苟且偷生,考验的是你的价值观。
《让子弹飞》电影里,葛优说要挣钱就得跪着,要站着就挣不到钱,姜文说,我要站着把这钱挣了!姜文不想用跪着交换利益,只能想别的办法,于是着手除掉黄四郎,这就是用暴力交换利益。归根结底还是交换。
当然,该交换时,还是应该交换,不能空守资源,蹉跎终老。
诸葛亮待价而沽,寻得明主,是为以才华交换价值。普通人勤勉工作,获得提拔晋升,是为以努力交换价值。但如果牺牲了健康,放弃了家庭,努力获得晋升,是否得不偿失,就各人有各人的判断了。
愚以为,要统筹兼顾,综合发展,平衡自身、事业、家庭,最终综合得分高,幸福指数高,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三、自我剥削
最近看了一本《倦怠社会》的书,作者是韩炳哲,韩裔德国哲学家。我对里面的一个观点尤其印象深刻。
作者说以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是免疫反应,是对外部事物的否定性。而21世纪以来,转化成了过剩的肯定性。
从前是规训社会,是别人要求你努力提升,现在成了功绩社会,自身在不断主动提升自己,超越自我。由于同自身竞争,不断试图超越自己,直到最终崩溃毁灭。自我实现和自我毁灭在这里合而为一。
当下的功绩社会同样显示出规训社会的特征,每个人都经营着自己的营地,这是一座劳动营。其特殊之处在于,人们同时是犯人和看守,受害者和施暴者,主人和奴仆。我们进行自我剥削。剥削者即被剥削者,二者已经无法分辨。为了更高效地工作,我们不断优化自身,直至死亡。
作者以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作隐喻。一只鹫鹰每日啄食他的肝脏,肝脏又不断重新生长,这只恶鹰即是他的另一个自我,不断同自身作战。如此看来,普罗米修斯同鹫鹰的关系是一种自我指涉关系,一种对自我的剥削。
自我剥削比他者剥削更有效率,由于前者伴随着一种自由的感觉。看似矛盾的是,过劳症的最初症状是一种极度狂喜。患者无比兴奋地投入工作之中,直至最终崩溃。
这让我想到MBA课上,老师讲的正反馈效应,受控部分信息的反馈又不断强化和促进受控部分,使得事物不断增强扩张,最后无法延续。老师说现在这个社会就是正反馈的过程,发展越来越快,再这样下去,早晚会崩盘。
个人也是一样,在自我剥削自我超越的路上一路狂奔,终将不可持续。比如我们看到太多的所谓功成名就的创业成功者、业界大佬、知名人士,积劳成疾,早早辞世,便是一例。
当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这些人做出的贡献,应该向他们致以敬意!于他们,也许是求仁得仁,何怨哉?但这些人真的并不是普通人的好榜样。有大佬说996是年轻人的福报,真的想唾之于面,这不是福报,这叫作草菅人命。
以上是读书获得或平时思考的一些想法,与君分享,不当之处,自行摒弃即可;若可引发一些反思和共鸣,则荣幸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