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思考】读《我的作文教学六法》
实验小学吴雪凤
这两天读的是管建钢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六法》,这本书和《写作教学的智慧》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特别重视从细处入手、从学生的问题入手,每节课解决一个点两个点,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教学时不仅指出问题,更教会学生解决办法,让学生从作文中习得方法,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做到当堂训练,多角度切入问题,解决问题。
这本书读得很轻松,原因是管老师不正襟危坐的讲道理,他特别善于讲故事,把一个一个知识点融入一个一个生动的案例中,用轻松的、幽默的语言,说大家能听懂的话。
管老师认为专注与持久,是最重要的品质,小学里,孩子最该练的是基本功、童子功。小学生作文的基本功是讲故事的能力、写故事的能力,儿童作文的核心素养是故事力。故事力从说话力练起。
在第四讲《说话力的训练》中,具体讲述了如何对进行学生说话力训练,从“能说会道的人”“说话句的五种形式”“表示说的字词很多”“多余的说字”“提示语里有逗号”“反话写好提示语”“提示语在中间的写法”“警惕两头提示语”“提示语位置的细微差别”“现在教省略提示语”“人物说的话要过滤”“要符合人的口吻”“说话句的混合使用”“直接说话句与转述”“有选择的写说话句”“提示语的返璞归真”等18个专题来具体说明。管老师对一个习作知识点的深挖掘,让我惊叹。有了这样具体的、细致的系统训练,怎愁学生写不好说话句?
这些做法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在平时自己的教学,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某些知识点明明讲过,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却总是做不好;有些能力的训练进行过几次了,学生有进步,但还有不少学生达不到;这些知识点我们讲过的,但稍微一变化,学生就又不会了……
明明讲过,对学生进行过一两次的训练,就觉得学生已经掌握的很好了,这真是一个误区,每一个核心能力的的训练必须要经过无数次的重复,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再训练,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并掌握,才算达到目的。
浅挖百个坑,不如深挖一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