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研读》6:周纪(二)
《<资治通鉴 >研读》6:
周纪(二)
周纪二(从公元前368年开始,到公元前321年结束,共计48年时间。)
公元前368年,齐军进攻魏国,攻占观津。赵军入侵齐国,攻占长城。
公元前366年,魏、韩两国在宅阳会盟。秦军在洛阳击败魏、韩联军。
公元前365年,魏军进攻宋国。
公元前364年,秦献公在石门击败三晋联军,斩首六万。周显王赏赐秦献公黼黻(音fǔfú,辅伏)服装。
公元前362年,魏军在浍击败韩、赵联军。秦军和魏军大战于少梁,结果魏军战败,魏国国相公孙痤被俘。卫声公去世,他的儿子卫成侯速继位。燕桓公去世,他的儿子燕文公继位。
秦献公去世,他的儿子秦孝公继位,这年二十一岁。这时,山东六国强盛,淮河和泗水之间有十多个小国,楚、魏和秦接壤。魏国修筑长城,沿着郑国洛水以北一直到上郡;楚国占有汉中,向南占据巴地和黔中。这六国把秦国当作夷翟人看待,合伙排斥,不让秦国参加中原国家的会盟。于是秦孝公发愤图强,布德修政,想要实现富国强兵。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号令国中说:“当年我们的先祖秦穆公,他在岐山和雍城之间修德行武,向东平定晋国之乱,以黄河作为边界,向西称霸戎翟,开拓土地方圆上千里,周天子赏赐他侯伯称号,诸侯全都前往朝贺,为后世子孙开创了伟大基业。随后经历秦厉公、秦躁公、秦简公和秦出子在位,国家无法安宁,内部纷扰争执,更不用说过问外部事务了。三晋攻占我们先君的河西之地,这是最大的耻辱。先君献公继位后,镇抚边境,把都城迁徙到栎阳,想要出兵东伐,恢复秦穆公时期的故地,修行秦穆公颁布过的政令。寡人思念先君的意图,经常痛心不已。宾客群臣们,有能出奇计强秦的,我马上尊奉其官位,和你们共分疆土。”
卫国人公孙鞅听说后,从魏国向西进入秦国。公孙鞅是卫国公族庶出的后裔,喜欢研究刑名之学。公孙痤被秦孝公释放回国,仍然担任国相,卫鞅担任他的中庶子。公孙痤知道卫鞅贤良,还未来得及推荐。
这时,公孙痤生病,魏惠王前往府中探望,问他说:“公叔如果病情加重无法理政,希望把社稷重任交给谁呢?”公叔痤回答说:“我的中庶子卫鞅年龄虽小,却有奇才,希望君上把整个国家托付给他!”魏惠王默不作声。
公叔痤说:“如果君上不任用卫鞅,必须杀掉他,绝不要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答应后离开。
公叔痤召来卫鞅道歉说:“我要优先考虑君上,然后才是臣下,所以才先替君上谋划,再来告诉你。你赶紧离开魏国吧!”卫鞅说道:“君上不能听信主上您的话任用臣,他怎么能听信您的话,来杀掉臣呢?”最终不肯离开。
魏惠王出了公孙痤的府中后,对身边左右说:“公叔病得太厉害了,真是让人伤心啊!他竟然糊涂到想让我们整个国家,全都听命于卫鞅。接着又劝寡人杀掉卫鞅,说起话来真是颠三倒四啊!”
卫鞅到达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求见秦孝公,向秦孝公讲述富国强兵之术。秦孝公非常高兴,和卫鞅谈论国事。
公元前359年,卫鞅想要变法,秦国人很不高兴。卫鞅对秦孝公说:“不能和普通百姓考虑开始,却能和他们坐享其成。至德者议论不能附和世俗,想要成就大功就不能与普通人谋划。所以圣人只要能够强国,不拘泥于原来的做法。”甘龙说道:“这话不对。沿袭原来的法律治理国家,官吏们熟悉这一套做法,百姓更容易安定。”
卫鞅反驳说:“平常人安于原来的习俗,学者沉溺于所见所闻,用这两种人治理国家,居官守法可以,却不能与他们去做守法之外的事情。智者制定法令,愚者只是接受法令;贤者改革礼仪,不肖者拘泥于规定。”秦孝公说:“卫鞅先生所言极是!”
秦孝公任命卫鞅为左庶长,负责制定变法法令。法令的主要内容是:把百姓编制为五家一保,十家一伍,相互之间监督举报,有犯罪不检举举报的连坐处罚:揭发奸邪的,和斩杀敌人首级的赏赐相同;对未告发奸邪的,与投降敌军的处罚相同。对立有军功的,根据不同情况封授爵位;对在国内私斗的,根据情节轻重加以处罚。致力于农业根本,耕织交纳粟米丝帛多的,免除赋税徭役。从事工商业追求小利和懒惰贫穷的,全都收捕罚入官府成为奴隶。即使是王公贵族,如果没有战功,也不能享有宗亲待遇。明确身份地位的尊卑和官级高下,分别按照等级名号及次序赏赐田宅、侍女和衣饰器物。有功劳的人显赫荣耀;没有功劳的人,即使富有也无法显赫荣耀。
法令还没有发布,卫鞅担心百姓不信,就命人在国都市场南门,树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杆,招募能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感觉挺奇怪,没有人敢尝试。卫鞅就又对百姓说:“能搬到北门的,给予五十金!”
有个人搬到北门,马上得到了五十金,随后颁布改革法令。
公子虔法令颁布几年时间,成千上百的秦国百姓,诉说新法带来的不便,秦孝公的太子也触犯了法令。卫鞅说道:“法令不推行,是因为上面有人违反。太子是君上的继嗣,不能施行刑罚。要处罚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对太子的另一名师傅公孙贾黥面。”
第二天,秦国人听说后,全都遵守法令。新法在秦国实行十年,秦国人路不拾遗,山中再无盗贼,百姓勇于对外作战,从来不敢私斗,城市和乡村都实现大治。那些开始说新法不便的,又前来说新法方便。卫鞅说道:“这都是乱法之民!”把这些全部迁徙到边境,随后再也没有人敢议论新法。
韩懿侯去世,他的儿子韩昭侯继位。
商鞅变法臣司马光曰:信用是君主治理国家至尊之宝。能够保住国家的,是百姓;能够保住百姓的,是信用。不讲信用就无法驱使百姓,没有百姓就无法保有国家。所以古代的帝王从不敢欺骗百姓,实现王霸之业的从不敢欺骗四邻,善于治理国家的不敢欺骗百姓,善于治理家庭的不敢欺骗亲戚。那些不善于做这些的,则反其道而行之: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于欺骗自己的兄弟,欺骗父子,导致上面不相信下面,下面不信任上面,结果上下离心导致国家败亡。欺骗所取得的小利,无法医治受到的伤害;所获得的便宜,不能补救失掉的大利,难道不很悲哀吗!当年,齐桓公不违背曹沫强迫订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攻伐原地的利益,魏文侯不背弃和山野之人的约定,秦孝公不作废搬走木杆的赏赐。这四位君主,治国之道并非完美无缺,商鞅甚至可以称得上刻薄寡恩。那时还处在战乱时代,天下人都趋于尔虞我诈,你争我夺,却仍然不忘记讲究信用,来收取百姓之心,更何况是四海清平的那些治国理政者呢!
黄其军
作于2024年9月16日(古历甲辰年八月十四)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