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荒野第九次分享会记录
1.检视阅读
1.1收获
关键词:主旨,诠释阅读法,论述,逻辑,解答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是讲找出主旨,回答问题的方法
1.2结构初判
本章结构清晰易懂:开篇概述;如何找主旨(句子,主旨);如何找论述;解答问题;第二阶段回顾
1.3疑惑
语言、思想、文法、逻辑、共识、词语词义、句子主旨是什么关系是什么?
什么是诠释阅读法?
为什么不是段落和论述?
词语、句子、段落之间是不是递进的关系?
2.分析阅读后回答 主动阅读的前两个问题
2.1整体讲了什么?
本章和上一章一起,承接了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呈现了阅读理解的整体方法
方法具体说明:用字-句-论述-意图的方法来论述,意图部分又和第一个阶段进行了对接
2.2如何从主题展开的?
图片来源:易仁永澄
讲了2大规则及具体的应用范围,主题按照“总-分-总”的方式展开,清晰明了。
3.细节说了什么?
3.1开篇概论
意图,提案与意图:意图是作者写这一篇章的核心目的;提案就是一个主旨,主旨主要是支撑这是什么,说明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3.2句子与主旨
文字沟通形态图作者书写图书,能被读者阅读。作者的思想(意识、知识)具有逻辑性(并列、顺序、时间、重要性),为了将思想价值传递给其他人,想办法用文字呈现,必须符合语法规则。
作者的有逻辑性的思想,通过一定的语法规则,写成文字。
诠释能力:作为一个读者,从一本书的呈现,来理解作者的思维。
追求诠释能力需克服的障碍:1.是否具备语法规则,能将文字识别成关键语言;2.澄清词义,明白句子的意思,想清楚长句子段落、段落集要表达的论述,能通过论述的组合,回答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诠释阅读:理清语法(主谓宾、定状从)、逻辑性、语言之间的关系
如何通过阅读的方式提升理解力?--4个核心要素:逻辑性、思想、语法规则、语言
作为读者,通过语法规则,将语言解析成词、句、段落,找寻词、句、段落背后对应的词义、主旨和论述,再通过逻辑性的方式,将这些词义构成主旨,主旨构成论述,论述表示最后的思想,通过文字获得真正的思想,理解力必然提升。
主旨是什么:表达疑问的句子的答案,声明知识或观点,是叙述句(陈述句)
规则六--找关键句、确定主旨
规则七--从文句关联中,架构基本论述
适用范围:用于论说类的作品
3.3找出关键句
找到关键句的方法:1.读得慢、吃力的句子(可能是;不是感兴趣的句子);2.阐述作者判断的部分(判断是或否,具体的理由“因为...所以...");3.找作者特意标注的句子;4.在书前或者段落前提出;5.根据关键字找到关键句;6.在关键论述(前提或结论)附近找
3.4找出主旨
主旨: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找出主旨比找出词义更难的原因:1.很多人不懂文法【grammar、语法(主谓宾、定状从);美国当年的现状并不太重视文法教学】;2.一个句子有很多词,要澄清所有词义;3.复杂句子有多个主旨;4.为说明一个主旨可能用多个句子
找出主旨的方法:用列表把主旨一一列出,说明主旨之间的相关性
判断是否找到主旨的方法:用自己的话写下来【50%以上是自己思考的内容】(最佳方法),举出自己的经验(主旨形容的或和主旨有某种相关),从作者的案例抽象出一般道理
3.5找出论述
规则七:从相关的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论述vs段落”的模式不适用
论述:一系列先后有序,带有提出例证与理由作用的主旨(一系列主旨的组合);推理的单位;理由-结论
找到论述的方法:1.罗列所有主旨,并根据逻辑形成结构【所有主旨之间的关系符合各种逻辑关系(并列、顺序、时间、重要性、论断方法、归纳演绎等)】;2.找寻作者是否有所帮助;3.论述都包含了声明;4.区别几种论述--归纳论证(从下往上走,来源于生活中)、演绎论证(到生活中去)、条件论证、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5.区分几个概念--假设、能证实/有根据、不需要证实的自明之理
论述的结构:开端(达成一致的假设,不可否认的自明之理);过程(逻辑推论)
3.6找出解答
规则八:找出作者的解答
作用:打通第一和第二阶段
解答的对象:规则四提出的问题
4.阅读本章的感受
*幸福感提升:深入地理解了分析阅读的第二个环节,完全明白了作者在表达的意思
*感觉理解力全面提升了,因为讲出来了
*忽然可以跟作者进行对话和交流了
*通过阅读本书带来了生活很多领域的快速拉升(工作沟通和交流,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