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我们为什么没有成功?

2017-07-21  本文已影响40人  福托得是我

     

那些年的我们为什么没有成功?

大概十来年前,成功学的书籍席卷全国的新华书店的热卖榜,诸如陈安之 李阳 羊皮卷之类的热血口号召唤着我们向着成功的巅峰冲上去,每天对着镜子大喊“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我一定会成功”。它还告诉我们,要“清晨即起,默默涌读;午饭之后,再次默读;夜晚睡前,高声朗读。当你每天重复这些话的时候,它们成了你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们渗入你的心灵。那是个神秘的世界,永不静止,创造梦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行为。”但是当我喊了两个月之后还是没有发现自己身上有点点成功的迹象,我就慢慢地认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我又变成了普通人一个。许多年过后,我还是没有明白为什么我照着书的指引去做,始终没有成功....

        直到我听了武志红老师的“自我实现的预言”课程,才明白我没有成功的原因。羊皮卷里面的口号是有它的心理学基础的,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是一旦你说了一句话,你就会爱上你自己说的这句话,而出于人类最本质的自恋需求,你会把事情朝这句预言的方向去推动,以此来证明,你是对的。那是否说我每天大喊“我要考上北大清华”,你就会考上呢?当然,我指的并不是空喊口号没有付出努力的行为,而是像我大学上铺的兄弟一样拼搏的家伙。那位兄弟读书非常勤奋,晚上我睡觉了他还晚自修没有回来,早上我起床时他已经去早读了,但是他的学习成绩只是排在我们班的中下水平。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有雄心壮志,也肯辛勤付出,就是没有成功的回报。可能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自己就是没有成功的命。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认为的外在力量决定着的命运,其实很可能是内在想象驱动着自己所做的选择。内在想象中,包括着意识和潜意识。有时候,我们能意识到,我们是如何清晰地去塑造我们人生的,但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潜意识塑造着我们的人生。由于潜意识的力量太强大,一般人难以认识到潜意识是如何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心理学大师荣格曾说过: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这句话听起来让人觉得无奈,而荣格还有另一句话: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意识层面的东西,因为我们都很容易地感知到,所以我们会认为这是“我”做的选择;而潜意识层面的东西,因为我们不能够很清晰地感知到,所以我们会觉得不是“我”做的选择,而是命运一般的外在力量推动的结果。不过,当潜意识就变成为意识层面的东西时,你就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因此变得更为强大。

        回到我自己的例子来说,虽然我每天都在读羊皮卷,但其实它并不是我自身的东西,我并没有被触动。所谓被触动,意味着一个理性的知识,和自身的体验结合在一起变成自己的东西。觉知自己的自我实现预言,需要有体验帮你去发现。武志红老师举了一个他自身的例子。他高中时成绩排在十来二十名左右,大概也就考天津大学的水平。但在高二的期末考试中他的化学考了全级第一,那时候他就想如果他的其他科目有这种成绩就可以考虑北大清华了,最终经过努力,他的高考成绩全班第一,终于考上了北大。因为那个年级第一的化学成绩突破了他的想象,让他的目标从重点大学调到了北大清华,这种愿景的改变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如果没有那次考第一的体验,而他只是在头脑上给自己树立考北大清华的目标,意义可能就不大了,甚至适得其反。因为如果只有意识上树立了这个目标,而潜意识上却是自卑的,那样就只会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不会有正向的结果。虽然我的意识上想通过羊皮卷的学习获得成功,但是因为我潜意识里面并没有成功的体验,而无法触发自我实现的预言。事实上自我实现预言和体验是一个循环,有了积极的体验才能触发积极的自我实现预言,而好的预言又能反过来推进我们的行动。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呢?首先,你要设定一个恰当的目标,一个赚一个亿的目标顶多就是喊喊口号,自己的潜意识里面就觉得办不成,最后肯定不可能完成目标。其次,是获得良好的体验。开始一件事情的时候,先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形成很好的体验,我们就在意识及潜意识里都认为自己能做好,也就会自我预言自己能做好,接着对这件事情就真的产生兴趣了,而且越做越好。最后,如果没有相关的经历和体验的话,去接触那些有成功体验的牛人。你想要什么人生,就去和什么样的人接触,他们的体验会很容易地感染到你,这是扩大自己体验的一个重要方式。记得上次在北京见到李笑来老师时,他说对一个人最大的鼓励,就是看到活人做到!看到活人做到,你也会产生一种想法:他行,我为什么不行!于是你的自我预言就会变的不一样了!

那些年的我们为什么没有成功?

        当然影响成功的因素太多了,我只是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我希望的只是像武志红老师说的“洞悉自己的内心,完成内在意识的不断升维,真正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