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问题的情景性

2018-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御史中丞

    诚信是一种道德构想,人类自身并不先验的存在着诚信,它是经过人类理性设计的道德规范,这种规范只是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是观念产物。例如市场经济的生活事实,往往需要诚信立业的观念劝导来降低交易成本,以促进效益最大化,就更容易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社会要求人人讲诚信,前提是诚信能有效保障个人利益,至少,这是主流价值观答应给予的“应发工资”,然而拖欠工资的事情时有发生,也即诚信行为并不及时得到回报,每个人抗风险的能力都不一样,对于一些人来说,迟来的回报即为邪恶。诚信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观念,也即在同样追求诚信品质过程中,有一部分会收益,有一部分会因此受损,这我就不再论证了。至于,收益的那些人补偿受损的那部分人,这是稳定造反者保持优势的策略,避免他们加入失信人的队伍,恶化了它们的生存优势。但这并不涵摄公平,因为补偿的永远是鱼而不是漁,鱼吃完就没有了。既然诚信行为是理性设计的保障个人利益的应然规范,那么失信行为只要经过理性干预同样保障个人利益的,就不该受到谴责,由于谴责本身是自相关的,否定他人同时也就在否定自己。这里并不是鼓励失信,反对诚信,而是针对诚信问题的评价是情景性的,它并非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相反,人类先验的遵守着丛林法则,诚信问题往往被抛诸脑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