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貘谈闲话】一位心理咨询师的手札

疫情之下你能做什么?

2020-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Amara阿貘

很多年以前,我看过一部漫画,讲的是世界毁灭了,留下了一些分散在世界各地,被冷冻起来的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他们苏醒过来,并开始寻找可能存在的生存者。

记得有一个情节是这样的:

一群人逃到了地下,在一个完全封闭的世界里组成了一个小社会。外面是毁灭的世界,里面是不知未来如何的惶恐的人类。于是,小社会就动荡了,人们不知道要何去何从,是生是死。

而在这时,所有人选择了继续做自己的事。漫画家伏案,不分白昼地每天画着热血漫画,歌手用自己的歌声抚慰大家,运动员依然在参加比赛,电视里会播放领导人的热情演讲……普通的大众也在做着自己的事,逐渐出现了一个“天堂”,所有的人像灾难发生前那样生活着。

后来,可怕的寄生虫病侵蚀了这个地下宫殿,人们大批大批的死亡,因为没有医疗条件和天敌,最后几乎所有人都染上病。故事的最后,歌手唱着镇魂曲,把最后一批还活着的病人引进一座巨大的冰库,锁上了大门,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被永远的封印。

故事中有两个人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是漫画家,他很早便染病了,却依然画着漫画,鼓舞着人们,带给人一点点的欢乐和希望。一位是歌手,在所有的希望都毁灭,人们全部陷入绝望的深渊中时,同样生病的她用天籁的歌声,给人最后的温柔。

当年我看到这段,哭的稀里哗啦。第一次感受到“工作”带来的震撼。当时我还很羡慕漫画里各行各业的坚守者,到死都体现了自己的职业价值。

我依稀明白了几个道理:

有些灾难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有时候,能做自己的事就是一种幸运。

若干年后,我居然也遇到了相同的选择。

“当危险来临时,你能做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突然爆发,令人们一度生活在恐慌中。那段时间,我也每天刷着手机,看着信息,心情忽高忽低,为了缓解情绪,便早早的开始了一些工作,比如,撤下原计划的公众号后台素材,重新编辑上传和疫情相关的内容。

我只看CCTV的官网,只从官方渠道获取信息。而我家里有个爱看短视频的老太太,她看起手机来来,一会哭一会笑。

某天,她一边看视频,一边用颤抖的声音说“真是太可怜了,真是太不容易了。”我好奇,就凑过去看了一眼。

画面里,一个人说要为众生祈福,在寒冷的室外,跪在地上,腿部几乎都埋在冰冷的泥水里,疯狂地磕头。

我把她手机一抽,说“别看这了。”

我妈还不开心,觉得我耽误她看别人心怀苍生。

我问她:“磕头能把疫情磕没吗?冰天雪地的,他生病了是不是要去医院,看医生?这个时间,好好保护自己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生病往医院跑,自己被感染的几率增大了,还占用了公共资源。这样对吗?”

老太太抹了一把鼻涕,关掉了视频。

学了心理学后,我早早明白的一件事是:自我感动式的付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月二十六日,中国心理学会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一起发布了一封给全国心理咨询师的倡议书­——《自助助人,抗击疫情》。

在倡议书中,非常明确的提出,心理咨询师要审慎专业地评估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调动积极的自我理论,给自己有益的心理支持,并明确表示,考虑自身现有的条件和能力,量力而行,不做胜任力不足的心理服务或相关专业工作。

关于这些,我们明确支持且遵守,不乱跑,不添乱,就是最好的支持。

在1月30日,我们公司经过内部会议,决定组织有能力的咨询师和学员开通心理热线服务。当我们把消息发到自己的咨询师群里时,平时连大红包都“炸”不出来的万年潜水员居然都冒头了!

大家积极报着自己的信息,完全不顾及私人信息的发布会不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便,所有人都在努力做自己能做的事。

因为宅家,我已经很久没有在线同时和几十人说话了,虽然累,却有一种“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感动。

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                                                                     

在我们发布心理热线服务的同时,不断地有一些机构联系我们。其中有一家的工作涉及到一线的人员,希望我们能做心理支援。当时因为传话和理解的问题,我们以为是要进疫区。虽然刘老师表示,这是一个自愿的活动,但仍然在群里引起了一阵骚动。

我给他说,“我要报名,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

说起来有趣,我们早上还因为工作的事在工作群里互怼,各自一肚子火。可我当时很认真地参考了入武汉的医护工作者的操作手册,想了一圈进入疫区要做的准备工作,寻思着要不要自己动手,理个板寸什么的。

刘老师给我说,“这个时间,我们不会进入那么前的前线,头发还是留着吧!”

后来,在给热线接听人员培训时,还专门强调了这条“我们是安全的,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同时,给别人提供帮助。”

说起来真的是场乌龙,可当时,我也很认真啊。

有些人私下问,你们怎么“动作”那么慢,我只能笑笑,把嘴边的解释咽下去。

在灾难面前,最大的“救助者”是国家,所有的资源都要听从国家的调配。这是最好的方式。

疫区人民需要什么?需要生活能正常进行下去,国家的救助都在第一时间抵达。当生存问题解决后,后续的工作才能跟着上。

疫情将我们所有人挡在家里,虽然造成了很多的不便,但我仍心怀感激。

我的屋子有水有电,有暖气,开了电脑有网络,生活物品虽然需要一定的计算,但也没到缺吃少穿的地步。网络的便利,让我们即使不出门,也可以开展工作。

这些平时没注意到的“方便”,居然是此时最大的安慰。

在我学习心理危机干预课时,曾经提到,要尽量让受灾人员接受照顾,恢复之前的生活方式。现在我才体会到,每个平凡普通的一天,居然如此的珍贵。

不管黑夜还是白天,日子总在继续。我们这些平常人能做的,依然是正常的生活。

愿疫情过后,我们能在阳光下快乐奔跑,珍惜每一个“平凡”,因为它来之不易。


个人公众号【貘谈闲话】ID:motalk818

聊心理,聊影视,聊绘画,聊菜谱,聊各种有聊之事~

欢迎各种勾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