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D50

2017-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发荣

1

庄子原来是这么奇怪一个人。听了这两天熊老师讲的庄子,加之与同事的讨论,我们觉得,要不是他的文章文学价值巨大,他的东西可能早就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了。

网上流传的那句话:“我就喜欢看你对我恨的牙痒痒又拿我无可奈何的样子”,恐怕就是庄子他老人家现在当年对被他怼的人,今天看我们这些人的内心写照了吧。

2

小时候经常得到大人们的各种承诺,但是后来几乎都没有兑现。我一直觉得这太不公平了,世上怎么就没有言必行的大人呢?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

今天听了薛老师的经济学课我才发现,承诺的可以不做,而且几乎不用承担任何后果,这就是现在,是大家都认可的。

那么多人在控诉自己的负心人,答应自己的多少事情都没有兑现过,说的慷慨激昂,义正辞严,有理有据,但是得不到有效解决,有的甚至引发了血案。我想那些人也跟我一样,不知道承诺是没有约束力的吧。

我想起了之前好熊讲过的一句话:“弱者才追求公平和平等”。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我们都是弱者吧。

3

今天罗胖的观点很有意思,里面提到一点,是管理学上一个叫做“彼得原理”的概念:在一个组织中,每个人都趋向于最终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它的逻辑很简单:员工做的好,一段时间后就会得到晋升,最终升到一个他表现不再突出的岗位为止。

根据这个我们可能这样得出结论:在人才流通良好的大型机构里面,几乎每一个人都是不能胜任的! 多么有趣的结论。逻辑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此。从简单的事实出发,经过简单的推理论证,可以得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当然了,现实中的情况不会有这么坏,因为人“才流通良好”这个条件可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所以我们也不用对现在那么悲观。

但是这个事情让我联想到了博弈论里面的一个概念:“赢者诅咒”,它说的是:任何一个拍卖的赢家,都是以一个大家都不肯出的高价,来购买竞拍商品。 就是说,你之所以记得这次拍卖,是因为只有你认为那个东西值那么多钱,而别人都认为那不值。

所以现在在一些拍卖中,采用的方法是,成交价是第二高价。

所以我就想,在工作岗位的事情上面是不是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呢:与其到大家都不能胜任的地步,为何不大家都退一步,都呆在那个刚好比自己能达到的最高岗位低一级的岗位上。这样大家不就都能胜任了么?

想法是好的,但是怎么实现却是困难重重的,还需要很多思考。

4

虽然每天都在做一些事情,但是有时我也会怀疑自己到底是真的成长进步了,还是在用“做一些事情”的方法来安慰自己。但是怀疑归怀疑,事情还是要坚持做下去,而且要做得更加用心。就像每天写总结一样。至少它能够鼓励自己。

今天就这样,我们明天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