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佛、儒、道专题

【原创】指月亭记

2020-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墨迹简书
【原创】指月亭记

指月亭记

文\三石

佛历二千六百五十三年,岁在庚子,立夏之初,有缘人会于西域庭州西圣观音寺,修饰木亭事也。

亭临五观堂茶舍,它山巨石卧、立其北,亭、舍空间有树,古榆沧桑枝干苍劲,枝繁叶茂葱茏遮荫,下有木板铺设四周,左右相接,以为一体,一窗之隔,窗外见亭,亭中望月。

纵观古今园林品类之盛,此间虽无构造之盛极,由人做,宛自天开,一室、一树、一亭、一石,亦足以寄天人合一之情于此。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初夏和气应,白日照亭间,众有缘人于亭中集思广益为亭命名,师意为指月亭,众人问其何意,何所指?

师云:月,自古借喻圆满,世人以月之阴晴圆缺寄托悲欢离合,出家人则以月之宁静、空明辟喻佛性真如,以月之圆满喻佛法之圆融,法喜、禅悦之充满,以“见月”与否为开悟之标准,以“天心明月”作为明心见性之象征。

扣冰古佛曾于月下结庐修证,豁然了悟自性般若,不禁感慨:“云遏千山静,月明到处通,一时收拾起,何处得行踪”。欲会千江明月,只在天心一轮光处。

此间木亭设于观堂茶舍旁,方便有缘者望月、寻月、见月。禅宗以“本来无一物”之境界为上乘,以“万虑皆空”为至德。一切言教无非为示机之方便而设,是为成佛之路径和方法,如以指指月,使人因指而见月。

正所谓一月照万川,万川总一月。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今之视昔月,亦犹后之视今月。

窗中月,亭中月,盏中月,月月有月,指指明月

前生法,今生法,来生法,法法无法,表表佛法

吾录其所述之意,幸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岁次庚子初夏于西域庭州西圣观音寺随笔记之三石书

【原创】指月亭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