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简友广场想法

心灵和大脑|08、心灵不是什么(下)

2020-08-23  本文已影响0人  蚂蚁神威

必须强调,鉴于新心灵独立存在论者的主张,寻找智力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就是寻找心灵。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拒绝那种轶闻式的证据,比如大多数关于我们人类的好伙伴——狗的心灵的证据。

大多数这样的故事往往是描述狗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有多强,或它们是如何深知主人的意图。但即使是这些故事的讲述人也不会异想天开的想到应该给他(她)的狗打一通电话(假设在某种帮助之下狗的确能够接听),让它把拖鞋拿到门口等着主人回家——虽然每天他(她)真的回到家时,同样的指令总能生效。

我们拒绝这样的证据并不是要简单的否定狗可能具有的智力,相反,我们是要证明狗是有智力的。我们只是要剔除其中的轶闻成分,以避免其可能给我们带来狗有心灵的误导。

对于狗来说,语义几乎没有实际的意义,我们不该在这一点上夸大其词。大多数情况下,环境本身,如:人、地点、情境、周围的物体等,就已经差不多为狗对命令作出恰当的反应提供了所有的信息。如果你对你的狗念今天报纸的标题,用的音调、目光、姿势和以往让它给你取拖鞋的一样,它没准也能把你的拖鞋取来。

这就是说,我们相信狗是有智力的,因为我们确实可以训练它们,让它们做一些我们希望它们做的事。但这绝不是等于说我们应该相信狗是有心灵的,因为微妙的差别仍然存在:你确信狗真能领会我们的意图并思考我们指令的意义吗?你确信狗顺从我们、对我们表示亲昵不同于对狗王的顺从和亲昵吗?你确信大自然不会像我们一样把狗“训练”出某种特殊的能力吗?

这些微妙之处表明,那个不吝照耀的“智慧的心灵阳光”并没有照耀到有智力的狗身上,狗的智力也并没有表征那个“唯一心灵”——狗并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它取拖鞋,它只理解我们“要”它取拖鞋——那个“唯一心灵”的“智慧阳光”只能到此熄灭!“新心灵独立存在”破产了!

我们对狗的训练不是利用了什么“智慧的心灵阳光”,而仅仅是利用了条件反射。根据同样的原理,我们也可以让鸡进行“学习”。不同的是,鸡学不会狗那么多那么复杂的东西,它的智力不如狗——它的脑不如狗的发达。

大自然也会利用相同的原理对动物进行“训练”,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能在训练中学会什么。我们可以说,那些真正能从“学习”中获益的动物几乎都是温血动物——只有它们才拥有足够发达的脑。

跟不花费篇幅介绍混沌、自组织和BZ反应一样,在这里也不花费篇幅介绍脑如何工作以及脑跟智力的联系,而是同样把它留给感兴趣者去做延伸阅读。

但是需要再一次强调,在研究动物的智力行为时要小心那些轶闻式的证据,同时还需要强调应该重视不同种属间的比较。

比如,多数狗不能解开将其系于树上的皮带,但是黑猩猩没准能。用狗皮带那样的搭扣就足以将大多数的猴子锁在笼子里,即使它们够得着去拨弄那门扣也无济于事,但是类人猿则会设法弄开它,所以你必须用锁才行,而且不能把钥匙留在那里!

再如,猩猩会行使骗术,即猜测另一只猩猩可能在想什么并加以利用,而大多数猴子似乎没有行骗的能力。这种比较会带给我们关于智力发展的脉络,还会帮助我们尽可能的避免那些不可靠的证据所带来的误导和危害。

不过,虽然我们不花费篇幅介绍脑如何工作以及脑跟智力的联系,但是我们不能不把条件反射单独拿出来讨论。

我们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训练,让鸡获得啄某一特定装置来取食的能力。这在行为上跟幼银鸥啄父母喙上的红点来取食是一样的,只是银鸥没有经过训练(这样说有些不确切。人没有训练银鸥获得这一能力,但很可能大自然已经这样做过了),它的行为出自本能。

我们可以为训练和本能建立某种联系,认为获得性的后天行为可以固化为遗传性的先天本能(确实有很多生物学家乐意这样认为),也可以认为复杂本能是从吃喝排泄这样的简单本能开始,伴随着生物的进化一点点发展而来。但是我们不能认为本能出自某种神秘的力量,因为如果真的存在这种力量,它更应该由狗的智力表征为狗的心灵,而不应该仅仅表现为本能——这样的大材小用不仅太浪费而且太不可理喻。

但是这不是我们单独讨论条件反射的首要原因。我们之所以要讨论条件反射,是因为它为动物提供了一种本能之外的选择。这种选择使得动物摆脱了固定程式的束缚,为智力的发展和心灵的创生提供了机会。

我们考察那些条件反射行为(注意,是行为,而不是唾液分泌)会发现,只有当条件出现的时候相应的行为才会出现,其他的时候它并不出现——它被当作一种备选方案储存了起来。

你会说这是记忆!不错,是记忆。记忆出现得很早,昆虫就已经有了记忆,但是昆虫只是利用它们的记忆来做找到巢穴之类的事,并不用它来提供选择。

对于动物来说,有备选方案可供选择是适应性的一大进步。要获得这种进步,人类的训练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我们曾经说过,大自然也会“训练”动物。

比如,幼鸟会在鹰飞过时将身体蜷缩起来,就好像它们脑子里关于鹰的形象是与生俱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最初它们在任何鸟飞过时都将身体蜷缩起来,后来它们能认出某些常见的鸟了,它们便不再躲避,只在不常见的、模样奇特的鸟及掠食者飞过时才躲避。

这就是说,躲避是本能,不躲避是训练的结果。大自然的“训练”给了幼鸟一副行为模板,使它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行为。这种“训练”是无心的不偏不倚,只有那些头脑足够发达的动物才可能从中获益,因此同样的训练并没有让昆虫、刺鱼、青蛙或者鳄鱼也拥有这样的模板。

不过拥有这样的模板虽然表明它们的确是知道,但这知道并不具有自主性。这样的一副行为模板只是一系列条件和行为逐一对应的备选清单:如果条件A满足执行Z行动;如果条件B满足执行Y行动;如果条件C满足执行X行动……仅此而已。当你编写电脑程序的时候,不也正是在给电脑制作这样一副模板吗?

具备这样的模板的动物往往会做出貌似有心的举动,比如野兔的盯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野兔能够估计接近的捕猎者的危险性。如果野兔确定某只狐狸以某种方式进入到攻击距离,它会或者趴下来一动不动以期逃过狐狸的注意,或者蹲伏下来并尽可能迅速和安静的逃离,但是如果野兔确定狐狸不可能追上自己,它就会做出一件奇特而惊人的事:它极其醒目地用后腿站立起来,并且盯着狐狸看!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在向狐狸宣告应该放弃。狐狸也“明白”已经被野兔发现而且不可能追上它,通常真的会放弃并转向别的地方。

野兔的这个策略极其聪明吧?它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能量。是,也不是。因为这并不是它自己想出来的,这跟我们人类想出“最危险的地方是最安全的地方”根本不同。野兔的行为只是它的“电路板”上执行这一行为的开关合上了,执行隐蔽和逃离行为的开关则断开了。在野兔的备选清单上的确有很多内容,但那都不是它自己想出来的,那只是大自然训练出来的条件反射。

对于捕猎者来说也是这样。它们潜伏,它们蹑行,它们追杀,它们表现着自己娴熟的捕猎技巧,这一切都只是它们条件和行为相对应的清单上早已列明的备选项,都不是它们自主的选择。如果你回想一下你是怎么学会骑自行车的,你就会对这种看法表示同意。不论你的心灵如何敏锐,也不论你的智力如何发达,你若是不亲自骑上车子练一练,就算是把世界上所有的骑车教科书都背下来也无济于事。而你一旦学会了怎么骑车,那你也就根本不用思考该怎么骑车了,因为条件反射已经替你代劳了。

我们总不能说条件反射就是心灵吧?

—— 未完待续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