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下册)读书笔记2
第40讲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二)
19世纪的英国文学在这本书最开始就占据了好几讲,大致是因为19世纪的英国文学真的很好,含金量很高。就像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出现了好多天才,一节课,是说不完的。第40讲关于19世纪的英国文学介绍了好多人物,动笔之前一直在思索要如何写今天的读书笔记。
反省了好几遍,觉得不应该这么写读书笔记,若是全文约80%都是书本的内容,那写读书笔记的意义何在?直接复制粘贴不就好了?还要如此麻烦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敲上去,实在是不妥当。索性今天就将读完的内容进行回忆,再摘抄一些觉得不错的语句就好。(似乎是在为我的偷懒找借口,哈哈,但是今天不为写读书笔记而读书,觉得第一遍读就格外清晰很多。)
每个时代都有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着迥乎常人的性格特征,当然极其不同的性格,也要看有没有那份幸运,熬出来。
19世纪英国文学下的三大巨头,昨日说了拜伦,今日雪莱、济慈要登场了。拜伦吸鸦片,最后但有着十足诗人的一生。雪莱,英国古贵族子弟,他可以拥有继承权和财力,但和父亲合不来,19岁就宣布自己“无神论”,与父亲闹翻,被牛津开除。他是做了一件多么不与寻常的事情,作为寻常人的我只能羡慕这种决断。现代人,有太多东西是放不下的。20岁鼓呼爱尔兰解放运动,发传单,号召人民反抗政权。长的清秀像个姑娘的雪莱,确实脾气很大的造反派。长诗《麦步女王》被当局仇视,1811年被学校赶出,被家庭赶出、被国家赶出。多惊奇多刺激的人生。后来去瑞士旅行遇到拜伦,从此友谊深厚,说死也为拜伦死。最后拜伦抽鸦片,请雪莱过海取货,结果溺死。
天才总是很短命,大概是所有的好运气都用在了天才身上吧。
少年的雪莱在泰晤士河畔立誓:我要把内心的光传给世人。内心的光,即人民、平等、自由、博爱。超乎时代的限制,站在未来。《西风颂》有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在意大利,雪莱创作力很强悍,有《伊斯兰起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倩契一家》、《给英国人民之歌》、《自由颂》、《西风颂》等。
再说下一位人物,济慈。。一个清清白白的唯美主义者。他的诗《夜莺》,他也很像夜莺,他总是写夜莺。
诗篇《艾德美》取材于希腊神话,初出时被人骂,气的发疯,气出了肺病来。那时的他,和雪莱、拜伦都有通信,信写的真好。后来应雪莱之邀去意大利养病,那个时代没有飞机,只能坐马车,一路颠簸了过去,到意大利肺病已经成了晚期,完了 ,26岁死于罗马。他的墓在罗马,墓志铭写的是“这里躺的是一个姓名写在水上的人”。
想起司汤达的墓志铭:活过、写过、爱过。
数百年的我们回归黄土,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呢?想一想,觉得还是要随心而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努力,在路上,不假设还未到达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