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黛汐的心事

2023-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唐女女

站在北屋的窗户前,能看到外面荒地里已发出新芽的一小片松林,松林里夹杂着一株杏树,杏花已经凋谢,露着赭红的花萼以及新生的叶片。这是春天的尖尖已经过去了,有春色已深的意味,春天总是这么短暂,人们总是在寒冷的冬天里苦苦地期待着盼望着,祈祷春天快快到来。但是春天总是迟迟不到,每日看出去,外面还是苍黄的颜色,荒凉的感觉,唯有屋子里是暖和的。于是只能继续自己的祈求与希望,春天呵,怎么那么遥远呢?希望你快快来吧,我们被关在屋里已经太久太久了……

就这样暗自希望着盼望着,以为一切还是如故。却不料突然有一天,忽然发现窗前的黄土地里竟然冒出来星星点点的绿色,仔细查看分辨,原来是发萌的野草的芽尖。野草似乎是最早的报春者,源于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土地稍一解冻,深扎于土地中的根系就会感知到温度的变化,马上开始蕴蓄发力,在土层中向下扩展根须,向上吐芽生叶。只需几天,当野菜长到孩童巴掌大小时,山桃花就开放了。山桃花远看是雪白的一片,近看是洁白的密密匝匝的小花儿,开得盛时,清甜的香气弥漫于空气中,呼吸之间香气扑鼻,如入仙境。此时,不甘落后的杏花就直追而来,同样是雪白的一树一坡一山,同样的清香扑鼻。杏花一开,清明节就到,清明期间,人们的心里总是颇多感伤,对于那些远离的亲人的思念就会不可遏制地涌上心头。

黛汐特别喜欢春天,春天万物复生,草木开始了新一轮的生命,一切都是美好而充满生机的,但是她又忧心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当她刚刚从怀念祖父祖母的清绪中走出来,竟然发现桃杏的花儿都已谢了,这几乎就昭示着春天已经深了。是的,西北的春天来得迟,当刚刚看到花开时,花儿就已谢了。这多少都让人有些惋惜和忧伤,美好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黛汐看似在忧伤时光的易逝,但其实,她不愿想不愿说不愿接受的是父母的老去。不知从哪一个春天开始,黛汐对于春天的欣喜已经比不上对于父母衰老的担忧了。她经常在想,哪怕一直处于寒冷荒凉的冬季,只要父母还能保持当前的身体状况就好,只要父母在,只要家在,就让春天永远不要来临。可是,季节从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春天还是毫无悬念的来了,窗前那株满是残花的杏树在叶芽生出之前更增一份苍凉,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风烛残年,黛汐眼里瞬时就有了泪水,她是多么不愿想到并提起这个字眼呀!自己的老父亲……不,不,父亲的病应该还会好转,这不过是感冒后遗症,心肺都不舒服,多休息,多吸氧,服用对症药物,应该就有好转,会的,一定会的!好在母亲的身体状况比父亲好一些,暂时还能照顾父亲。这样即使担着心,父亲身边有人,若有突发状况,母亲总会及时通知自己。

正这么想着,母亲的电话就来了,说她出门忘记带钥匙了,回来不管怎么敲门打电话,父亲都不开门也不接电话,让她送钥匙回去。

母亲被关在门外倒是小事,父亲电话不通让黛汐心里忧虑不已,她只怕父亲会出什么意外。她赶紧一边穿衣一边给父亲打电话,如母亲所言,她人都已下楼了,父亲的电话还是怎么打都不接。

她赶紧往回跑,虽然只是十多分钟的路程,但她风湿症严重,腰腿痛得厉害,也跑不起来,只能是急走几步,小跑几步,待上到父母所住单元的二楼,顾不得气喘和问候母亲,赶紧打开门进到父亲卧房。挑开门帘,开门的声音似乎惊醒了父亲,他转头看向门口,眼神中带着疑问。

黛汐见父亲气色正常,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就解释说:“我妈敲门打电话你都没反应,估计你睡着了,我回来给开门来。”

“哦,”父亲应了一句,打消了眼神里的疑问。

见天色已晚,黛汐给父亲拉上窗帘,又问床暖和不暖和。父亲回复说今天不冷了,不早了,你回去吧。

黛汐应了声好,就退了出去。父亲的身体状况她知道,父亲自己也清楚,她应该关心照顾父亲,但也不能表现得太过关切,父亲是个要强的人,他生病前都是关心照顾别人,给别人出主意想办法的人,从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怜悯。黛汐明白这一点,故而对父亲的照顾要自然从容,不显山不露水才好。

黛汐下午时就征求父亲的意见,希望父亲住院治疗,但父亲不同意,觉得他身体底子太差,住院也很受罪,还是在家里将养为好。黛汐又提出,那就在家里使用雾化器,消杀呼吸系统的炎症。父亲还是不同意,认为自己的病情主要在心脏,雾化器没用。黛汐心里十分纠结,父亲不同意自己的意见,但在家里已将养这么久了,病情没一点好转,这可咋办呢?她不能违拗父亲的意思让他强行入院,这是对父亲的不尊重,但不住院,在家里实在没有好转,这要等在啥时候?等天气暖和,父亲的病情会有好转吗?

阿弥陀佛,但愿苍天保佑,保佑我的父亲能好转起来。黛汐这么祈望着,她明白,今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等明天,明天先说服父亲给腰上贴药,哪怕能减轻一点点病痛都是好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