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简友广场

那些你看到的自媒体爆文:其实都是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来的商品

2019-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路老二

原创文:2019-11-21


文字很重要,小到产品说明书,街头巷尾贴的各种信息,住房出租合租、不孕不育、重金求子、食品药品包装,广告图案;大到企业开会发展计划、广告文案、新闻传播、政府告知、会议记录、舆论的宣传与支持,政策解读政治发展,各种企事业单位的总结、规划与纲领、法律法规的立法与解读……
那些你看到的自媒体爆文:其实都是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来的商品 那些你看到的自媒体爆文:其实都是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来的商品

这些都离不开文字,所以能写一篇像模像样、符合规定要求的、有头有尾的文章,是绝大多数人赖以生存的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

能写材料是很多单位招聘的附加与隐形要求,特别是企事业和政府相关单位,能写材料且符合各种各样奇葩要求的人,的确很吃香。很多单位不惜重金聘请有写作能力的写手,实在找不到,就打包与外包出去,交给第三方公司或个人来打理。

于是,滋生了用文字养活了自己的人,自然也就滋生了一个崭新的行业:写作能力培训。

比如说各种公文写作、各种材料写作培训,各种新闻写作的培训班,自媒体写作班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写作课程。

多少热血方刚满腔抱负的年轻人,前拥后挤进来,大锅大炉练就一翻。认为自己修道成功,出去大显身手,绝大部分人是扑街了,极其少数人获得了金钱与世俗的成功,然后自己另立山头,拉帮结伙又去培训新人。

所以自媒体行业大行其道,很多机构甚至打出——跟着我一起写作:一个星期、一个月保证你告别死工资。

这种短时培训一方面迎合了绝大部分人写作的爱好;另一方面承载了通过文字获得成功的捷径,所以很火很爆。

各种培训都有一定的套路,第一是提供很明确的目标要求,一个长时间的成名出名的承诺,一个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任务目标,分步一二三四给你规划出来;第二是提供一个超级成功的个例,让你顿时充满了坚持与“掏钱”的动力。

一个短时间就突飞猛进的成功者,让你觉得只要跟着我的课程安排走,你就会一步一步像他一样,和他的差距慢慢靠拢,最后成为他,超越他。而后你就会成为经典,成为样板,成为山头立起来的旗帜与标杆。

还有一点是基本所有写作能力培训课程的共同点:从零开始,只要你认识三千汉字。

然后打着人人都有故事,跟着我,只需要把你的故事写出来,人人都能成为作家的口号,网罗一大批的写作爱好者。

招募、拉群、开班、收费、开讲、布置作业、结构讲解、再收费,进入高级进阶班,再收费,进入一对一辅导。写出文章,给你润色修改,发出去,找人给你阅读评价转发点赞,让你的文章成为爆文,理想眼看就是金钱了。

营造出一副假象“你已经成名了”,你要是感兴趣,可以,源源不断地写,写出来再给钱,给你汇编出书,漂亮的封面,舒服的字体排版,把你的文字汇编进去就可以了。于是,你就成名出书了,还想玩大一点,可以安排,找人买你的书,给你安排读者见面会。

还有另外一种操作,只需要你动动手指,专门有人把文章给你写好,只需要你署名就行了。你出利,博一个名,得一个“名利双收”的帽子,戴起来,走路都可以大摇大摆。

那些你看到的自媒体爆文:其实都是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来的商品

这些写作能力培训班的培训类内容与方式如下。

说明文与公文写作培训很简单,把各种行文结构与文字框架讲解一遍,单独重复反复强调格式,很多人一学就会,一写就是那个味道。

写这种文字不需要情感,不需要文字本身过度的修饰,就文字而写文字,就功能说明通知传达,很多人给钱了,学会了,感觉自己赚到了,因为走了捷径,其实这种基本文字表达功能,还需要给钱去学,已经是很失败的表现,这是机器人都会做的单调枯燥重复工作。

观点文与议论文就比较棘手一些,现在的自媒体作者,绝大部分都是写观点文。通常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情感共鸣。比如说先制造焦虑、虚构人物困境、通过比惨,描写困境、无助无奈与心酸泪点,勾画出受众群体现象,博取心理的认同感。然后举起大刀,毫不犹豫果断干脆一刀捅进去,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读者看了,感同身受两眼泪汪汪,热血沸腾准备马上冲锋陷阵,跟着人物与情节喜怒哀乐。重组一些凌散的杂句乱章,或者直接给读者强烈的对比反差,违背日常生活逻辑的观点,吊足了胃口,通过文字游戏,结构安排,最后落脚一个可有可无的道理。

第二种:给你干货般的充实感。很多这样的文字直接给你干货,教你成为一个优秀的女人、成功的男人、更成功的职场精英。大到什么程度呢?跟着我一起告别死工资、一个月你就是下一个马云。比如说短文小报,厕所快文,地铁快读,或者网络仙神魔幻文章,校园青春偶像言情连载。还有如成功励志文,心灵鸡汤文,速成葵花宝典或者小黄小黑文章等等。小到什么程度呢?教你如何优雅地吃饭、有品味地穿衣服、有趣地说话、正确姿势的夜生活……

想写这样的文章,可以,来吧!报名缴费,跟着名师作家们,保证你能写出十万加的爆文。名师们胆子还真大,还开了手把手教你如何写小说的课程,甚至还有教你如何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的课程,因为有市场有需求。

那些你看到的自媒体爆文:其实都是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来的商品

书评影评是写作培训机构的一大内容。基本的格式是:破题、引题、逻辑主线、作者介绍、亮点解读、立意总结,6个部分。几乎市面上绝大部分的书评影评类文章,就按照这样的套路和结构套上去,填补内容就完事了。

情感观点文文章是怎么完成的呢?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选题拟定标题、二是分二三部分反面素材+观点、三是最后一两个正面素材支撑观点、四是结束,按照既有套路写结尾。

简化一些结构就是:破题+素材观点+总结,标准的议论文总分总或者分分总的结构。

最后加上吸引眼球的标题、配上精美的图文排版、小分段小短句、一眼看去言简意赅,再看内容全是拼凑复制粘贴。东抄一点西凑一点,字数有了,内容有了,其他的啥都没有。

那些你看到的自媒体爆文:其实都是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来的商品

这些培训班还能把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格式要求再细分出来,针对每一种文体和写作风格,建立起极其详细的写文流程,一篇文章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经过每一道工序加工,批量生产出来。变成商品,直接拿出去卖钱。

自媒体写文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去第一人称视角”,不能写日记账本,不能写个人生活碎碎念,也不能写自嗨自娱自乐的小品文、散文、随笔诗歌等纯文学性的文字。

第一人称写作没人看,你不是名人墨客,别人对你的私生活不敢兴趣,你说要展示和倡导的理念,只能是温暖你自己而已。这需要你转换写作的人称叙事方式,最好能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藏在“故事”里面。

成千上万千篇一律的流水线文章出现,首先会造成读者的审美疲劳,让人惊奇的是:当这种审美疲劳成为一种常态后,它反而变成了衡量文章水平的标准。然后读者反过来要求创作者用这样的标准去再次创作流水线文章,形成了双向的恶性循环。

偶尔有优秀的作者写出内容稀缺性的文章,观点独特,行文风格新颖,你用“固定审美格式”吗?没用这样的“套路”,不好意思,这个圈子不欢迎你。

那些你看到的自媒体爆文:其实都是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来的商品

我敢挑战一下自己吗?完全颠覆以往的写作模式和自我陶醉的“写作舒适区”,转换成“另类”的写作方式,很多人估计不敢,离开了这些套路,在自媒体时代,赚不到钱。

你说培训机构有错吗?没错,他也是做自己的生意而已,只要给钱,可以一条龙服务。要批判他们吗?反过来问,你凭什么批判他们,他们按照这个时代写作的标准为你量身打造适合你写文章的模板,甚至有时候都不需要你,因为这些文字排列组合机器人也会。

那些你看到的自媒体爆文:其实都是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来的商品

流水线出来的文章,只会把大智能数据下的机器人锻炼得越来越像“人类”,有人断言:作家这个职业,早晚要被机器人抢了饭碗。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但是淘汰绝大部分写作者,是很有可能的。

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文字,再多无非也是“商品”而已,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用不完只要一过保质期就是垃圾。产能过剩,供大于求,最终也都会变成文字的“垃圾”。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写作和写文字的,一是对文字的敏感,二是生活的积累感悟,三是一定的文字技巧和表达方式。技巧结构可以学,配图排版与简单文字搭配可以学,但是生活和敏锐洞察力是学不会的。

生活本身就是真实,个性才是生命的出口,文字只是一个情感的出口,没有个性的文字,写再多也是徒劳。

另一个方面,看这样的文章,看久了,会麻木与自动调低自己的认知范围,关闭了生活无限可能的通道。形成思维封闭的曲线,最终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同心圆,把自己关闭在最中间。

放眼一马平川,感觉已经没有可以比自己更高的参照物,就如站在大海上面,就认为自己是最高的人,在村里,就认为自己是村里最靓的仔。还认为世界都是围绕着自己转的,更有甚者,认为这个中心就是宇宙的中心,地球都是围绕自己站的中心转动的。

读者与受众其实也是在自我退化保护,习惯了固定的模式,也很难再做出颠覆性的改变。

自媒体文章已沦为一种商品,有着极其标准的产业流程,还有与之配套而开的严密产业链。

从选题、写作、加工、推送,营销策划,各部门各行业密切分工,紧密合作。

有人安排阅读、点击、转发、评论、留言与购买,还相互投广告,坐等分红。

买卖粉丝、刷阅读量、奖金分红,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

是的,他们就等着收割网络流量的红利,看似繁荣的背后,其实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交易。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