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人 ,与其憋屈煎熬“死”,不如大胆折腾一下!
曾经的教培行业可以说得上是时代的风口,在疫情的催化下,急速倍增!让许多的人“义无反顾”投入到教培大军中。随着教育“双减”政策的实施,一夜之间行业的没落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纷纷倒下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逃不过时代的命运。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的数据显示,我国校外培训机构已超过70万家,从业人员超1千万人。如果算上关联产业链,数量更加庞大。2021年下半年,在史上最严政策的实施下,不到一年时间,撤校、裁员、退费,“抢人大战”变成了“万人裁员”。
教培的寒冬,让整个行业环境也跟着发生了变化。目前,在头部机构新东方转型直播带货做优选,瑞思教育做起了充电桩,朴新开启了快餐店,学大教育做起来咖啡馆,猿辅导做起了羽绒服。对于头部机构来说,可以切入到不同的赛道,但对于小机构来说,如何生存下去成了不少经营者最重视的问题。
最坏的选择可能就是最好的安排,依然坚守的教培人,如果选择在这个行业继续前行,不妨从内到外的进行修整,准备迎接下一个机会!
在教培机构的野蛮生长期,大量招员工、招生源,往往对于员工和生源的管理都较弱。很多培训机构,老师离职,带走大量的生源。学生们认教课老师,不认机构品牌!同时学生信息的管理没有受到任何保护,可能不到一天的时间,这些学生的信息,就转手到了其他的教培机构手里,家长就能接到试课电话!
这些问题能解决吗?
让信息安全合规
公民的个人信息属于隐私,不能随意泄露给他人,否则将构成犯罪,在法律上会受到定罪处罚。教培机构必须做好对本机构内学生家长的信息管控,同时也要合理管控获取学生家长的信息来源,进行合规的宣传活动和招生活动,万万不可越过法律红线。
2020年50余万条京沪两地中学生的个人信息被交换、倒卖,致使学生、家长的个人信息安全遭严重侵害,而这一切竟是教育培训机构人员所为!涉案人员获刑2~3年,并进行赔偿。
大的教培机构,在学生的招生和管理会选择CRM系统,CRM系统需要一定的年费,再小一点的机构,不想负担额外的成本支出,可能所有的信息都在老板和几个老师手机上了。
日常沟通交流和收费都是在微信群里进行,如果碰到混进群,改个头像就假冒老师,加家长微信,欺骗家长进行收费,那对家长来说是损失,对机构来说就不单单是损失了,可能还要去赔钱给家长,也让机构名誉出现问题,在本来就小的家长圈,让家长们口口相传,对机构不再信任!
抓住私域流量机会
从2020年开始,“私域流量”这个词突然火了起来,成为营销新风口。它代表着企业思维从流量收割到经营用户的转变。
培训机构在当下,不能再使用地推这样传统的拓客方式,若想打破流量瓶颈,就需要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将博弈的阵营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
目前私域流量的主要场景,主要集中在微信上。我们的每个家长用户几乎都有自己的微信,这就意味着人人都有私域流量。家长们有自己的同龄孩子朋友圈,也有孩子的同学群,如果运营的好,这些都属于你的私域流量。但是什么才是高价值的私域营销呢?周边五公里家长如何成为你的私域流量?
5月16日消息,教育部发文介绍全国“双减”试点城市校外培训监管工作,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成都、郑州、长治、威海、南通等9个城市作为全国“双减”改革试点,在巩固去年校外培训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围绕2022年试点改革重点任务,继续开展探索,截至4月底取得了积极进展。据悉,各试点地区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全面纳入预收费监管范围;非学科培训机构纳入预收费监管共5266家,监管金额13.63亿元。
作为一家回款靠学费,缺乏其他造血渠道的培训机构,预收费进入资金监管,对经营人员的现金流及经营管理能力要求更高,除了寻找可以增加营收的渠道,在成本上做好管理,守好现金流,保住活命钱才有明天。
读懂 开源节流 降本增效
2021年让教培人们倍感艰辛!
2022年教培人更是九死一生。。。。
生存还是毁灭 都让他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