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简书交流互助圈巢湖文海

我们能把“读书无用论”驳倒吗?

2018-10-30  本文已影响64人  linwood

今天写这个题目,其实不是为了讨论读书究竟有用还是没有用,而是为了坚定自己的持续阅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及加大自己的小孩教育投入的理念。所以,如果你打开了这篇文章,喜欢则看,如果你认为是读书无用论就不要往下看了,没必要也没什么用。

读书,按找我们平常的理解有两种意思,一种是阅读,一种是在学校上学学习。无论任何一种,我觉得都是人必需要持续坚持的,我是一定要树立读书有用论的思想的。读书、终身学习,这是一种最有效、成本最低的自我提升、升级头脑系统、强化与世界连接的方式。如果没有读书的能力、没有学校、没有大学,人类的今天可能还停留在一千年前。

我该如何向自己证明读书有用,我想从实际的、甚至是功利性的角度去论证这个问题,而不想从理想、视野、充实心灵、提高见识、提高素养风度、开阔心胸让生活更美好之类的高大上的角度去说。首先我们先从第一组数据开始看。

第一、美国收入前1%的人平均年收入比其余99%的人多100万美元

首先说明为什么用美国的数据,一是比较齐全、二是真实度高,这个大家都清楚,三是美国的现在就是我们最好的未来参照点。所以要先使用美国的数据,这个是新浪网转发“经济政策研究所”的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前1%的人均年收入为132万美元,其余的年平均人收入为5万美元左右,相差26.3倍。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的之中。这些精英阶层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欧美名牌大学毕业,在美国及类似美国的环境下,没有一个好的大学文凭,想要改变收入水平、改变阶层那时千难万难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看过英国的一个纪录片《56UP》,跟踪拍摄十四个小孩一生成长过程的纪录片,最后只有一个小孩通过努力进入名牌大学,然后改变了自己的阶层和社会地位,其他的无论贫富,基本没有变化。也就是说,阶层固化、穷者俞穷、富者俞富,唯一教育能改变命运。如果你没有进入好的大学,父母的现在基本就是你的将来。这是美国的情况,中国虽然现在阶层固化情况还没这么严重,但还能有多少时间给你奋斗?

而且,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富豪排行榜上的富豪,不是大学毕业的人越来越少。如亚马逊、谷歌、Facebook、华尔街、阿里、腾讯、小米、美团,甚至是拼多多等,不但是创始人是大学毕业,估计连公司打杂的、临时工都是大学生吧?没有文凭,你怎么能进入这些公司,怎么能搭上公司上市成为财富自由的一份子?这就是风向标,说明不是大学毕业,成功概率还真的越来越低。

第二、还是美国的数据,根据《参考消息》的报道,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的美联储公布的2016年统计数据,美国高中毕业人群的收入净值中位数为6.7万美元,而大学毕业人群的收入净值中位数为29.2万美元。相差4.35倍,你觉得这个美国的数据和中国的现在会相差多远?如果现在相差不远,十年后中国会跟上美国吗?

第三,看一组中国的数据,根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发展,中国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差距有扩大的差距。我们今天不分析这种差距扩大的原因,我们通过它的数据,来分析读书与不读书之间的差异,借用数据而已。

数据显示,2017年大学生就业行业的工资水平:

4000-5000元的行业:从高到低分别是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房地产、租赁和商业服务、采矿业;

3800-3900元的行业,从高到低分别是文化体育娱乐、农林牧鱼、电力煤气水业、制造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

3600以下的行业,分别有卫生、福利保障、建筑、物流邮政、居民服务、批发零搜、住宿餐饮。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一个趋势,收入越高的行业,专业技术要求越高,没有大学文凭根本无法进入这个行业,而且越是名牌大学,就能进入越好的公司,获得更好的发展。

其次,越是低端服务业,平均收入越低,就算你大学毕业,进入这些行业后显示的平均收入也是很低,很多时候的读书无用就是这么来的。因为一个行业中,低收入人群占大部分,高收入人群占小部分,那么平均收入当然低。而且以上数据这只是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在同一个行业中,一个大学毕业生和非大学毕业生,谁更有发展前途,谁有更大的概率提升收入,我想这是不用思考就能有明确结果的。

第四、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17年人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计算机、软件业、信息传输业等,平均工资为13.3万元。最低平均工资的行业是农林牧渔,平均工资为3.6万元。这两个大类行业的技术含量、文凭水平、教育水平的要求的差距可想而知。只有高学历,甚至是名校毕业,才更有可能进入高收入的高科技行业,而低学历的人群,更多的只能进入农林牧渔等低收入行业。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平均数,说明不了问题,行业里面的主要收入都被少部分人占有了,普通人还是收入低。只能说这样理解是错的,平均数高的行业,就算是贫富差距大,也说明这个行业有很多高收入的人和岗位,这就是机会和发展空间,只要你努力进入这些岗位就成为高收入了。而在平均数都低的行业,表示整个行业没有人有钱,等于整个行业没有机会,你再努力也是低收入人群的一员,这是绝望而不是希望。

对于很多人发现的那些低学历高收入的例子,是因为几个原因造成的:

1、典型的认知偏差,以偏概全,看见一个案例就当成全世界都这样;

2、经济发展初期,就像是历史上那些乱世和王朝初创时期一样,是草莽阶层的黄金时期,有一小部分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天赋和自学能力获取较大的成功的,古代主要是那些武将。包括朱元璋,他小时没读多少书,但后来的凭天赋自学可以写诗,可以写文言文的文章,可以看懂大臣们的奏折,如果不读书,难道可以做一个文盲皇帝?到了王朝繁盛期、黄金时代的时候,就像是我们接下里要进入的时代一样,那些进入精英阶层统治阶层的不是经过读书科举而成功的?当然太监除外。

3、如果你不计算体力劳动的艰辛、发展空间、未来的收入,还有就是拿低收入行业中的最高收入者,与高收入行业中的最低收入者对比,就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这无话可说,你爱信就信吧。

4、所有富人对下一代的教育投入水平都高于穷人好几倍,包括哪些文凭不高而高收入的所谓读书无用论的案例,他们往往就是教育投资的最积极的人。如果你觉得富人比穷人更傻,把钱花在无用的教育上,那同样也是无话可说。

5、当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大规模普及,大部分的体力劳动、服务行业、工厂工人、无人驾驶等基本的劳动岗位被取代的时候,你觉得一个没有读过大学的人能到哪里去就业?为什么赫拉利会提出“无用人群”的说法?就是因为不读书的人,在未来,很可能就是多余的。政府可以出钱养着你,但人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你还认为人工智能或机器人不会大规模出现,都是科学家吹水的,那你真的应该多读读书了。

6、你知道现在中国的精英阶层中,有多少是清末“留美幼童”那一批人的后代。如组织者容闳、留美幼童詹天佑、唐绍仪、梁敦彦、周培源、侯德榜、茅以升、梁思成、竺可桢等精英,如果他们不是出国留学,命运会有什么不一样,家族传承会有什么不一样?

读书学习其实就是接受前人留下的经验和技术,是对自我认知和头脑系统的补充升级。当你还在看着和羡慕那些包工头、业务员的收入高于那些因为高中就没努力和付出,然后在三流大学睡觉上网玩了三年后出来找不到工作的人的时候。那么,真正读书的人,已经在看着十年后的发展趋势,五十年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了。

为什么看法如此不同,认知水平是最大的差距。提高认知水平,读书时唯一的方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