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系列」《孟子》(告子下)第六节(2)
接上文(淳于髡与孟子的第二问与第二答):
问: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
译:贤人对国家是这样的没有好处呀?
答: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
译:不任用贤人就会导致灭亡,想要勉强的支撑都是做不到的。
原文:淳于髡只看得表面,在公仪子执政,子柳、子思当大臣的时候,鲁国的国土削减得更厉害,而未曾想到这与鲁穆公的作为息息相关。
人物:
一、公仪子:古时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的代表(可自行查看百度百科“公仪子”词条)。
二、子柳:鲁穆公亲自上门拜访,却闭门不见,而后期成为鲁穆公的臣属。
三、子思:即孔子的孙子孔伋,且按照常理来说是孟子的老师。
史实(鲁穆公问子思):
鲁穆公问子思,怎样的人算是忠臣。子思回答到,总是指出君主做的坏事的人,就是忠臣了。然而,鲁穆公在听到这样的回答以后非常不高兴,子思随后作揖退下。鲁穆公召见了另外一个大臣成孙戈,与他说了这番问答,成孙戈却认为子思的说法非常的好且正确,如果不是子思,他是无法听到这回事的。
由单一的史实即可见得鲁穆公称王期间,虽有所谓的礼贤下士之德,但是并没有礼贤下士之实,也即能够让贤者说话、进谏,但却不会施行贤者的思想与情操,最终导致鲁国国土的削减,只能算是情理之中。
赏析:
古代君王若要使得国运亨通,不仅需要敞开心胸接纳圣贤不同形式上的奉献,更要让圣贤的奉献成为治国方略中的指导思想,如此,才能保证国家在一个准确的基底上,稳步向前发展。
引申:古时,治国靠君王,筑基靠圣贤;今时,发展靠传承;筑基靠文化(精华)。华夏民族的一脉相承至今,每一代的圣贤给予后代的筑基效果已然达到极致,我们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往前发展与创新,但是别忘了,不管是发展也好亦或是创新也罢,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的。
若是抛弃了他们:
就像鲁穆公抛弃了公仪子、子柳、子思那样,最终使得自己的国土被大肆削减,还被反问三大圣贤对于国家的发展是否有现实意义。
而,我们却会变成没有基底,放肆人生的野人(区别于在精神上有家可归的人),不仅无法再以华夏民族后代的身份继续生活下去,更可能无法找到正确的光明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