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在风中飘荡
有多少人,寻找一生,只为一个答案。
有多少人,看着那模糊的背影,是在说不必追。可又何处寻?
他奔跑一生,只为一个答案。与其说奔成就了他,不如说,是他成就了奔跑。他跑了很久,是为了什么,没有人知道,恐怕他自己都不知道。没有一个注定的答案,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即使问他,未必会有答案。
他有一个为人所熟知的名字,他叫阿甘。
小时候,他是那个橄榄球场上追风的少年。抱着球,让他成为了球场上耀眼的一颗星。没有太多的技巧,没有炫目的技术,是那种古老的方式助他成长。这一切,来自那个她的一句鼓励。或许,她也不会想到自己简单单的一句话会改变一个人吧。或许他也没有意识到,这么简单的重复会给他带来什么吧。当炮火声在耳边回荡,一跑值千金。
后来,他成了战争英雄。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热爱。当他踏上路时,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注定继续。
路很长,但脚比路长。
他从那个短发干练的少年,跑成了长发飘飘,风中飘扬的发梢,或许是他给出的最好的答案。人们追随的脚步越来越响亮,但他只是坚持自我。有多少路注定要一个人走,有多少年注定自己孤独的过。他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因为那是一颗纯净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啊,一颗纯净的性,又怎会想那么多名利,不过是坚持自己罢了。
想想自己的生活,我的本心在何处?那些小时候的轻狂和执傲,已被时间的洪流慢慢抹去。想想那儿时的梦想,似乎有点可笑,但那不正是自己最初的一颗最真诚的心么?现在的生活已是那么枯燥,想浅水鱼被迫在缺氧的深海遨游,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像是在带着镣铐舞蹈。儿时的梦是当时自己对世界的答案,但现在,我所想寻的答案又在何处?或许根本不必寻,因为根本无处去寻。想追回自己的一颗本心,但发现世间的尘已经越积越厚,想勤拂拭,却又抹不去。
或许,曾经的灵魂就是我在别处的生活。
自诩,从小到大,刷过的题,看过的书,从中得到的答案已经不少,但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味道。对于我来说,中意的答案真正又在何处?这个答案不能让任何事物恢复正常,很简单,像是树林里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却不知为何,终究得不到。
与之类似的,还有那只狗的故事。
狗叫八公,它的主人是个教授,名叫帕克。
是只流浪狗,但从看见它的第一眼,帕克便对这只狗产生了感情,谁也说不清是为什么,或许这本没有答案。
但也许,当帕克每天带着八公从车站走回小镇,伴着黄昏的街道,答案就已经在人们心中了。
直到那一天。
狗总是有先知先觉的。也许从那天早上,八公就预感到会有不幸发生。因此,在火车站前,八公咬住了帕克的衣袖不让他离开。终究,一只狗的力量还是太弱小。尽管它已经动用了作为一只狗的所有的智慧,还是留不住去上班的帕克。
就是那一天,突发脑溢血,一位年轻的教授离开了。
教授的女儿带着八公离开了家。车绕过了许多弯,但帕克不知为什么还是找了回来。那个熟悉的家里已经没有熟悉的人了。
于是,也就有了下面的一幕。
每到黄昏,也就是帕克下班回家的时候,八公仍然像往常一样等在火车站台上。或许在他眼中,帕克仍然是那个会准时回到家再与八公一起回家的教授。
但帕克永不会再回来了。人们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人们不止一次和八公说,教授不会回来了。但八公没有理会他们,仍然在每天的黄昏等在站台上。
风也有,雨也有,雪也有。但八公还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八公也走了。
没有人知道,八公的等待是为了什么,或许这并没有答案,或许这本不需要答案。因为答案在我们心中。
我们一生总在寻寻觅觅中度过,走过了多少路,跨过山河大海,又有多少人找到了自己要的答案。或许我们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因为答案自在风中。
注:本文并非影评,只是笔者随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