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爱,再残缺也能修复
01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父母亲的散文诗》,有很多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说他们看了文章很难过。有的朋友甚至看了流眼泪。
我知道他们的眼泪里,有着心酸,心疼与无奈。一个新来的小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说她与父亲的关系很不好。
我想起了自己有很多年与父亲的关系不好,但是现在我与父亲关系非常融洽,所以决定写一写。
我家两个女孩子,我是长女。家里面父亲的三兄弟里(大伯早逝,大伯母远嫁),只有我们家是女孩子,且全是女孩子。
农村家庭,女孩子是倍受歧视的。奶奶不满意我妈,农村里邻居也会说闲言碎语。
我父亲也不能免俗。
02
小时候我的父亲长年在外打工,留下我的母亲一个人在家抚养我们。
长年的分隔导致我与父亲基本上没有亲情。别的小孩子会骑在父亲脖子上,像个小公主。
我没有的,我很羡慕那些小孩。
我的父亲,从小就对我很严厉。很少给过好看的脸色。我做错了会使劲打我,做对了也不会夸我。
从我懂事起,父亲打我我就不会哭了,可我越是不哭,他就打的越厉害。
不掉眼泪是我无声的抵抗。
我小的时候非常讨厌父亲,我想以后我一定不要找一个像他这样的人结婚。
所以敏感、倔强这些性格特点都是从小就养成的。
但是长大后,见到了很多事情思想开始变得成熟,觉得特别能理解他的想法和局限。
直到他戒了抽了二十几年的烟,我才重新开始审视他。我觉得我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他。
从小到大,我一直在向父亲证明,我不比男孩子差。
高考的时候,我以一种绝望的姿态拼命的学习。每一次大考小考过后,我上完晚自习到十点多,然后跑去操场上一个人鬼哭狼嚎的哭。哭过之后又整理好自己回到宿舍,洗漱好后继续学习到一两点。然后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
我还记得那时候的舍友的起床闹铃汪苏泷的《不要睡懒觉》。
我知道如果我不能上大学,那么我会和其它女孩子一样,外出打工几年后结婚生小孩。
然后,过着比父母亲稍微好一点点的生活,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那不是我想要的。
高考的那一段时间,我非常的痛苦和无助。我不知道跟谁说,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关注过我的学习情况。
03
鬼使神差的,我开始给我父亲发短信说我的想法我的痛苦和学习情况,很长很长的那种。他不会发短信,所以打电话过来问。
所以我和父亲感情的修复,是我先跨出那一步的。因为理解和成长。
长大后,我重新认识了父亲。父亲是个村里公认的老好人。肯吃亏,经常被别人占小便宜。很孝顺、有时候很固执和大男子主义。
但他从来都很支持我念书,他说只要我愿意,他供到我念博士都愿意。
其实越长大越明白,没有谁就应该被无私的爱,哪怕是父母。
因为,他们不欠谁的。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我有时候听家里其它长辈谈起我的母亲,母亲刚嫁进来的时候,才18岁。兜兜儿里还揣着炒黄豆,稚气未脱。
每次听到这些事,我都会流眼泪。爸爸妈妈也是从年轻里走过来的。有了家庭有了小孩就有了负担与责任。
但是在家呆久了,我也会和母亲发生矛盾。比如她一直催促我找男朋友这件事情,我听的烦人。
母亲有时候说话真的很难听,令我感到非常难过。
有的时候矛盾激烈的时候,我转身就走不是因为别的。我只是避免自己说出更多伤害她的话。
等她气头过了,我又开始跟她好好讲,我会对她说她的哪些话伤害到了我,我会说解释。尽管她不承认,但是她会注意很多。
曾经言辞激烈打时候,她很长一段时间拒绝接我的电话,根本不能好好说话。
我就给她发微信,我说妈妈我和妹妹都很爱您,会发一大段煽情的文字。然后关系就会缓和。
04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矜持、内敛,可是有的时候有些爱需要表达。适当的表达爱能解决很多矛盾。
我有时候会给母亲梳头发,看到她的白头发的时候就很心酸,看到小时候觉得高大无比的父亲现在不比我高多少,瘦削的身体和不知什么时候布满皱纹的脸。
他们从来都不是神,他们也会老啊。
因为血缘关系,才有了父母子女一场。
有的时候父母亲不知道怎么走进我们的世界,我们可以主动跨出那一步去和他们沟通。
沟通、理解,然后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