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心中期许
【仿写陶立夏“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说到最向往的职业,我能想到的前三名是:1.航海家;2.医生;3.荐书人。
航海家,看似带着个万人敬仰的“家”字,但却是少有人能坚持下来的职业。虽然能自由自在漂流于广阔无际的大海,吹海风、看海浪,听海鸥鸣叫,但付出的艰苦努力非常人所能承受,需要忍受无际的寂寞、迷失航向的恐惧,以及食物短缺的难耐。航海探险,有着人人向往的美妙,但有时可能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医生,这个工作比航海家安全很多,也不用风餐露宿、日晒雨淋。坐在有着浓浓消毒水味的诊疗室,静静等待一个个病患的进来与离开。或望闻问切、小心把脉,或开出检查单,通过精妙仪器查看病痛内理,再认真写下唯有药房师能够辨认的药单。
但这也是一份特别需要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因为每一次诊疗的背后都关乎一条生命。如航海家每一次出行堵上自己的生命,医生的每一次问诊,压上的则是每一名病患的生命。
荐书人,相比上两种职业,心理压力相对较小,但同样具有开启新世界的冒险和净化心灵伤痛的治愈功能。他们用自己异于普通人的洞察力和感知力,将读过的每一本书中最精华的部分提取,制成独有的油灯,引领读者在黑暗无日、层层叠叠的园景中,找到内心最渴望的那一株花朵。
在小红书中,我发现了一名很优秀的荐书人,都靓。很喜欢听她的荐书视频,经她介绍的每一本书,都会让我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优秀的荐书人就如同一本书的自序:他们字字珠玑、不疾不徐,用自己对书籍的无限热爱和深刻理解,向读者分析藏在书中的人生哲理,像伫立海边的灯塔,在漆黑的夜射出温暖的光束,指引过往船只回到正确航道,前往期望彼岸。
至今仍记得迷上都靓的第一个视频。那次她推荐的书叫《百年孤独》,一本我尝试多次依然无法读完的书。视频中的都靓有种知性的美丽,粉红色的小西装,更让她看起来职业且专业。关于这本书,她这样介绍到。
“为什么99%的人看《百年孤独》这本书都会半途而废呢,其实《百年孤独》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就是一个家族在一个世纪中的崛起和衰落。但为什么很多人看起来觉得特别晦涩,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作者马尔克斯把‘陌生化’这个写作手法运用到了极致是非常大的一个原因。什么是陌生化,举一个简单例子,平时我会给大家分享书,我分享书的时候都是坐在这里一本正经的分享,你们看着看着就习惯了,所以再刷到我呢,就会觉得我是一个推书工具。可是突然有一天我不坐在这,我开始表演起来,这会儿你们就会觉得我不一样,变陌生了,又会想看我跟以前更不一样的地方在哪,这也是一种‘陌生化’。把它放在文学作品中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写作手法,通常来说是把一个很常见的东西,用一种间接的、疏离的,是又不是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陌生化’的实质意义就在于重新给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赋予新的意义。说白了,就是让人摆脱自动化、程序化的认知,产生更多思考,看到更多事物的独特性。这样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百年孤独》这本书,作者试图把整部书里的日常生活都进行陌生化处理,所以看起来自然会有一些晦涩难懂,但是如果带着思考事物背后的意义这样去看,我相信你一定会有看完不同的阅读体验。”
怎么样,听完这段介绍,是不是对《百年孤独》这本书又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再来看看都靓推荐三毛《送你一匹马》时的这一段,她以年轻人的困惑开头。
“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忘记了,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三毛在《送你一匹马》里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很多看过的书,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中,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关于读书的意义,网上有过一段经典的解释,你读过的书,就如同你从小到大吃过的饭,看不见,但是早已经融化在你的骨肉里。读书读到最后,是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明白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后来,每当我不知道该读些什么,或者某本书读不下去的时候,就喜欢翻翻荐书人的视频。
虽然没能成为航海家、医生,但我觉得未来能当一名荐书人,也挺好。在茫茫的书海中,静静坐在书桌前,细细品味每一本书的美好,然后用自己的体会将书中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让更多人感知它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