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锈病防治
2020-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bio_橡树
梨锈病又名赤星病,土名“红隆”、“羊胡子” 等,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梨区均有发生。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 锈菌目、胶锈菌属。
梨锈病1.png 梨锈病2.png 梨锈病3.png病菌生活史.jpg
- 病菌生活史
梨锈病病菌是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枝上形成菌瘿越冬,翌春3月份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的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到梨树上,侵染梨的叶片等,但不再侵染桧柏。梨树自展叶开始到展叶后20天内最易感病,展叶25天以上,叶片一般不再感染。病菌侵染后约经6-10天的潜育期,即可在叶片正面呈现橙黄色病斑,接着在病斑上长出性孢子器,在性孢子器内产生性孢子。在叶背面形成锈孢子器,并产生锈孢子,锈孢子不再侵染梨树,而借风传播到桧柏等转主寄主的嫩叶和新梢上,萌发侵入危害,并在其上越夏、越冬,到翌春再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角上的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又借风传到梨树上侵染危害,而不能侵染桧柏等。梨锈病病菌无夏孢子阶段,不发生重复侵染,一年中只有一个短时期内产生担孢子侵染梨树。担孢子寿命不长,传播距离约在5千米的范围内或更远,当然这与风力、风向、地势等有一定关系。
柏树上的黄色胶状物1.jpg
冬孢子角遇雨吸水膨胀,形成舌状胶质块,橙黄色,干燥时收缩成为胶块。
- 防治时期和药剂
梨谢花后,展叶初期是锈病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时期喷施三唑酮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此时期降雨天气较多,合适的喷药的时间不多,因此应抓住时机,药喷上2小时内即无降雨即可起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