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烦恼的世俗
我家老张的母亲在他两岁时就因病离世了,他对自己的母亲没有任何影像。他母亲兄妹五人,大姨排行老大,舅舅老二,下面有二姨三姨,她是最小的小妹。
老张没有兄弟姐妹,光杆司令一个。为了成人,从小认给有五个儿子的大姨做干儿子,亲上加亲。二姨家境优渥,对这个外甥也不少照顾。老张对他们都心怀感恩。至于三姨,年轻时远嫁山西,以前生活困难,很少回来。即使匆匆回来一趟,也是在娘家三两天,再看望一下两位姐姐,就赶快返程。老张根本就不认识她,更不要谈感情深浅。
前几年,三姨回来,他舅就通知老张去看望三姨。见面仅仅是客套地寒暄。老舅和几个姨妈的亲情我不能不点赞一下。
也许年龄越大,越懂得亲情的可贵。大姨身为长姐,老舅每个月都会买只鸡子或者两条鱼去探望一次。大姨去世,八十岁的老舅极尽礼数,在坟前大放悲声。手足之情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对于两个妹妹,他事事都安排得妥妥贴贴,尽到了一个兄长的职责。
但是,他们兄妹之间的感情我们作为晚辈无法企及。
春节期间,未曾谋面的山西三姨夫去世。老舅带着全家去奔丧,他没有通知我们。大姨二姨家的儿子也都去了,唯独我们没有去。
春节我们去老舅家走亲戚,老舅淡淡地说了一句:“只有你们没有去!”语气中含有责备。身为外甥,我们失礼了。我说:“你没通知我们,我们也没有车。”我个人认为:从未走动过的亲戚,如果通知我们,我们一定会去;我们没有得到信息,不去也不为过。这件事,老舅对我们有看法。
另外一件事,让他更生气。春节前夕,老舅唯一的儿子英年早逝。在随礼问题上,老张和大叔三叔商量随多少,两位长辈让侄子拿主意(我必须交代一下,老舅和老张母亲是换亲,两位叔叔也是对方的舅舅)。老张决定两个叔叔每家拿一千,我们拿三千,放在一起五千。我不同意,不是因为自己吃亏,而是钱放在一起表弟妹咋想?我们这边也是舅舅,等他们百年时她如何随礼?不可能一家多一家少吧?
我和老张还吵了几句。我说表弟没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我们的目的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她。礼桌上三家三千,私下给表弟妹两千。谁知道老舅又对孩子爷爷说我们仅拿一千,言外之意太少!
唉!家里的世俗规矩真多,让我左右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