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王阳明曾经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其实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而改造主观世界其实是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前提。我也曾将自己杜撰了一句话来激励自己,就是“人有灭己之心,天无绝人之路”。意思很明确,就是只要我们自己不灰心、不丧气、不放弃,则条条大路总有一条是自己能够走得下去的。我时常觉得,现实世界中很多东西是无法改变的,个人面对整个宇宙、整个社会来说还是太渺小了,渺小到我们觉得自己有时候很无助,很无力。所以,对于改变不了,我们要么接受,要么就是抱怨了,人最大的特点其实在于人是有主体性的,人的思想是可以自我构建的,而人的思想又是影响人的行为的。从而心到想到思到行形成了一个链条,塑造了我们的最后的日常行为和日常习惯。我觉得,这个社会不论是社会构架还是人际关系、工作学习等等,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人在这种人类群体构架的社会中,只能去顺应各种制度,习惯,风俗。但是人在面对客观世界的时候,由于个人能力的不足以及客观世界的极其复杂性,使得事事并不能与我们的主观世界相符合。而在人的愿景与客观世界发生矛盾的时候,人自然会产生一种情感,从而影响影响人的心理状态。那么为什么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状态,会有不同的反应呢?比如经常说的“半杯水”心理,“在半杯水,悲观的人看到了,叹息到只有半杯水,而乐观的人看到了,则开心的笑起来,心想还有半杯水。”其实这个例子恰恰说明了,事物本身是中立的,而人的主观认识却不是中立的。究竟是什么在影响着人的心理情绪,为什么苏轼面对困境是乐观的而一般人面对困境时消极的?这中间的差别究竟是什么造成的。我不一定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尝试先讨论其他问题。
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读《氓》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最后变心了。从描述上看,最初的氓是一个实在的人,而后却逐渐变了。在现实的世界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从先秦到现在,人类的科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心仍然停留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及尔偕老,老使我怨”的状态。从这个程度人说,人心似乎依然和过去一样:人心追求美好和人心善变。
有时候真的觉得,人心是善变的,也许变与不变的根本在于人是利己的。我曾经一直认为,我真心对人,人一定会真心对我。后来我发现我错了,也许是我倾心了所有,别人也不会知道珍惜的。后来我就明白了,是我自己错了。因为我的观念是我真心对人人必然真心对我,这也恰恰说明了我是想得到回报的,而我真心对别人,也不是我真的多么无私罢了。想明白这个问题后,我就觉得,对个人而言,做到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就够了,至于别人我们是改变和把握不了的。
现实世界是极其残酷的,人首先是为了生存,只要在生存可以解决的情况下,心的变化才会逐渐减少。最近和身边的朋友讨论谈恋爱和结婚的事情,很多人都说感情是有的,但是想想以后的生活压力,就觉得不会幸福。其实,也并不是人本身就错了,因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过得舒适,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嫁一个好人家,可以少奋斗十年”,其实这句话也不能说错的。因为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是非常重要的。也许夫妻更多的争吵是因为钱,因为压力。现在社会的生存压力太大,我觉得已经超越了个别人的承受能力。比如就在现在,我的同学还在拼命的加班,他是不会有时间去思考人为啥活着,人的心是什么样的,他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我经常听朋友说“要嫁个好人家,因为即使嫁了自己认为心爱的人,也难保他今后心不变,那为啥不找个条件更好的人家呢”。生活的压力使得现代社会人的内心极其的紧张和流向自私的边缘,人很难在这样的生活中保持着定力,这个时候,我觉得也并不是人心善变了,而是人要生存,人要更好的活着。之前我看过一个学者写的说相亲离婚率比自由恋爱的离婚率低,如果说自由恋爱是两个人真“心”的结合的话,为啥会离婚率更高呢?因为现实,因为现实生活不是只有情情爱爱,更多的事柴米油盐,即是在浪漫的感情下面对面包的压力感情也会逐渐的消退。这也许是人善变的原因之一吧。
道心惟微要求人心有极强的毅力,这种毅力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人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
二、内圣外王,王道还是霸道?
人世间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自己可以去改变自己的内心,而人世间最大的无奈是我们无法去左右别人的思想和行为。而人往往是有期许的,这种期许之中,是你的期望,一旦你对他人的期望太高,而他人行为又你的期望相反时,你的内心会受到极大的伤害。我觉得这是人之本心,人之天性。我们是一个社会中的人,我们的快乐与悲哀往往并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而是身边的人、社会的人中的他人造成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天性是有期待善良的,而人世间一切并不是善良的,你就会受到无尽的哀愁,为啥会这样?为什么别人会如此对自己?可是,我们无能为力,因为改变不了别人,这时候往往容易自己去恨自己,因为我们除了内心自我的挣扎外,别的,他人的,我们往往无能为力。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没有救了,内心的愁苦的解决一是在我自我内心的解放,这点我不想多说,我想说的是要学会斗争,这是我读《毛泽东选集》之后最大的感受。
这个世上最有用的学问是什么?是斗争学。任何时间,任何地方,矛盾都是无处不在的。事物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所以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即在于此。斗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以斗争求团结,以斗争化和谐,才是目的。学习,工作,家庭,生活,矛盾无处不在,若不会斗争,就只能剥削自我。剥削自我就是苦恼,纠结,痛苦,无奈,深渊开始了。斗争最重要的是要有心态上先与事物发展而存在。若你正处于人生的顶峰,那么必然是低谷将要来临,危机四处重重;若你正处于人生低谷,那么必然是人生的顶峰即将到来,希望无处不在。事物转化的关键点除了客观条件以外,在自我对于斗争心态的准备,调整,预谋,策划,行动。那么,人生难道本身就是不断的波动吗?是的,本身就是自然之规律,水在湖面永远不可能是平静的,因为大自然赋予了风的力量。能者随风而动,弱者随风而化。天下有道,不可名。事物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矛盾得出现的必然的,人的特点在于主观能动性。能动性的本质在于人的积极状态,人在面对不可改变的现实时,唯一可变的就是精神状态,如此,努力之,方有可能改变现状。强势文化塑造强势心态,依赖于自我的能力而实现自我的突破。弱势文化塑造弱势性格,期望救世主来拯救自我。世上本来就没有救世主,得不到目的的人寻找灵魂的安慰罢了。能够拯救自己的只有人的内心。我觉得王阳明心学本质一是在于要知心合一,二是在于人要内心足够的坚强,三是人心要善。故接下来谈谈知行合一,回归本心。
三、知行合一,回归本心
阳明先生一大理论就是“知行合一”,在此处,知与行合而为一。只知不行,不为真知,是这句话的第一个意思。既知立行,是为真知。在当代语系中,按照现代意思理解,知往往只是指知道知识,而不涉及行。阳明先生之所以将知行合一,在于心是行之本,行是心之形。只有合而为一之时,才是达到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从而实现目的。我比较同意一点是,心一定要是真的,当你真的是诚心做一件事时,自然会化为行动,而且在行动的过程中会用心去行动,而达到好的结果。可如果心不诚,只是外在表现为行动,也只会是推诿拖沓,一事无成。同时,我认为行虽是知之源,但知仍先间接先于行,这个间接在于学习与先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达到知行合一。
当下最多的是,行而于形,而心未至。这是最为危险的,当心未至时,行自然会逐渐消失,从而没有结果。也有一种情况,是心知而行不至。这种问题其实还是在于心未真正至。即心未完全达到一种知所造成的,若是真知,则会必行。这看似貌似一个定义,其实是人的心智本能所决定的。
因而知行合一,至关重要。
比如说,交朋友时,有些人嘴里说一套,心里想的是另一套,即使表现出对你很好,也是心里不想让你好,这种人大有人在。不过,不用担心,这种内外不一,感情自然会消淡。只有真心对你好的人,感情才会日加深厚,这是自然而然的。前段看电视,看到一个贪官一边腐败一边准备这如何清廉的稿子计划明天演讲,这也是知行不一表现。难道我们要诛心吗?非也,知行不一时,自然而然不会表现出一致的态势,结果也自然而然不会是好的。这应该也是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四、偶然于果,必然于心
生活中更多的是由偶然构成了,偶然遇到某人,偶然遇到某事,偶然加入某个组织,偶然看到某个信息,偶然进入某个学校,偶然……当然还有偶然遇到车祸,偶然生病……有时候常常想,为什么偏偏是我偶然遇到,结果改变了生活,有时候甚至改变了命运。有时候常常想,为什么是我偏偏是我得到了?又为什么是我失去了?是否真的有所谓的冥冥之中注定?其实所有的偶然都在于必然,必然于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必然于自己的品行,自己的选择,所有遇到的,没有遇到的,都不是冥冥之中。必然源于偶然,偶然塑造必然。可惜太多人忽视了偶然,去追求所谓把必然,却不知必然于偶然之中,而偶然必依赖于必然。一切都不是必然,也不是偶然,在于你如何应对偶然。偶然就是偶然,必然就是必然,偶然可以成就必然,必然就只是必然。所有的一切必然都是最好的必然,对于既定的必然,永远是最优的必然。对于随机的偶然,却靠自己来塑造最好的必然,驱离不好的必然。永远记住,你现在拥有的所有的必然就是既定状态下最好的必然,而你需要做的是用偶然来塑造最好的必然。而一切偶然离不开人之必然:性情,思想,行动,观念,眼界,选择—即人之本心。
五、人心与人性
人心和人性的区别,我尝试着去解释,直观的感受是人心是人的一种自然状态,这个状态会受制于个人人性以及环境的影响。人性可以说是没有固定的善与恶之分的。因为就是大奸大恶之徒,也有心善的一面。人心应该是人与生具有的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很难用语言去表达清楚。而人性应该是人在既定状态的一种恒定的评价,比如我们也经常会说兽性。人性依然是以人心为本的,只不过人性更多了一份社会的成分在。人性容易受到制度的约束和社会评价的约束,而人心更多体现在自己内心的直观感受。这一部分不知道如何表达好,期待之后能认识更清楚点。
六、人性--环境对人性的异化
前段和朋友谈到,有些机关或单位、组织中的人办事效率极低,对人态度极差,爱理不理,语气里充满着火药味,行动中吐露着对一切的不屑一顾……这也许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极为平常的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难道态度就不能好点?难道服务水平就不能高点?难道连问个厕所在哪里都不能心平气和的告诉?现实中出现的服务好、效率好的单位组织又是怎么回事?难道顺服务好效率好的单位组织的人的素质都是天生的极高,对人特好?绝非如此。一个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决定了成为什么样的人,结构在异化人性的本来面目,异化或好或坏。那么,环境结构异化人的机制在哪里?
一、就个人行动而言,以其行动与目的的关系而论,是否存在结果的差异。个人在进行行动时会进行计算,看自己的行为方式是否会影响结果效益。如果好的服务态度或高效率会带来高收益,人则会向效率高,态度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就一些垄断机构组织而言,其行为无论如何,结果效益都讲差不多,因而会导致人性向下逐渐发展,因为其没有向上发展的动力机制。个人在进行精确的计算个人成本与收益之后,会选择最懒散和舒服的方式来进行行动,从而不顾他人对此看法。一般而论,私有制比公有制或政治机构拥有更高的效率机制,因为其自付盈亏,个人行动与结果效益紧密相连,人们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而带来了环境上的压力迫使人做出在环境下有益的人性选择。
二、重复性的劳动对人性的异化。自从人类劳动分工而来,每个人越来越精确与一项具体的工作,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中,个人以逐渐产生对相似问题的厌烦和反感。对于消费者而言,往往是偶尔发生的事情,对于服务者而言,是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在这种极度重复性的劳动中,个人人性会逐渐向下发展。这个机制和第一个原因是紧密结合的。在环境压力下个人重复性劳动使人性下降的速度或快或慢。重复性劳动对人之改变是极大的,其根源于人性对新事物的向往和对经常性活动得厌烦。
三、制度环境得奖惩机制。其实和第一个原因有点像,只是具体化了。奖惩机制会激发人内在得动力,消除不好的因素,提倡好的因素。如果一个组织没有更新人员的奖惩机制,人就会再制度环境毫无压力和动力,从而人性走向惰性发展。总之,不论人性本性为如何,在什么样的制度环境中就会发展成什么样的人。人性向下发展不仅是对其他人的伤害,更是对自我的伤害,因为自我已经在这种环境中异化成一个工具,毫无生气,只剩下了脾气。
我觉得人心是容易变,但是制度起的作业非常大。其实最好的制度肯定在于教化人心,让人心向善。但这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如果大多数人能够向善,就已经是最好的社会了。我自己比较推崇的是儒家的教化人心,但我觉得好是好,但是太难了。所以我喜欢法家思想在现实中的作用,这是一段自己的总结:喜欢法家的“以恶制恶,以善扬善”,儒家讲究以德报怨,那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佛家讲无善无恶,那是神人修炼而成的。真正的现实,应该像法家那样,对待丑恶要像秋风扫落叶般的无情,对待仁善,要像冬天火焰般的热情,以其刚正不阿之心,惩天下之恶,扬天下之善,使人各尽所优,归于一心。儒家太仁以致迂腐和虚伪,法家太刚以致无情和冷漠,佛家太空以致虚幻和无常。
总结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无论是我们遇到困难之后,自身的心情变化;还是别人心存善与不善,变与不变,都在于人之心本身。万事万物,除了我们决定不了的客观世界的规律之外,剩下的能决定个人的就只剩个人的内心了。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一是个人之内心,二是社会的人心。个人的内心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二是自己是如何看待他人的,三是自己是如何看待客观世界的发展的。而社会的人心,我觉得应该是依赖于教化与制度。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个人的内心了。个人内心的坚韧、善良、乐观、豁达等等是非常的重要的,因为人的心是本,在塑造着人的一切。对于个人而言,应该坚守的是自己的本心,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觉醒,来避免自己的内心滑向社会的边缘。
这是自己写的一段感想,算是在简书上的第一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