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博采众长读书

7个原则,让你成为一个有准备的人。

2016-07-24  本文已影响629人  lydia晓洁

人人都知道顺势而为,可是怎么抓住这个机会呢?《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这本书是【美】丹尔尼.伯勒斯与【美】约翰.戴维.曼共同所著,两位作者都是畅销书作者,同时,两位作者所领导的机构是全球久负盛名的预测机构,曾经数百次的精准预测到大变革,而这本书公开了那些精准预测的逻辑。我看完这本书后,发现这7个原则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但我们并没有尝试的去整合梳理。

原则一:从确定性开始

1.检查生活和工作,把属于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列出来

周期性变化,然后着手应对。这个现象很常见,也很有必要。就拿我自己的工作来说,每个月的节庆日公司是一定会做一些活动的。那么节日就是一定会发生的确定事件,作为一名文案策划,公司的策划部会提前很多月来策划一项活动,我们有任何想法都必须提前准备。

2.列出影响生活的线性变化

3.检查你的行业,把所有硬趋势列出来.

这就知道哪些事一定会发生。问自己:你确定的事情有哪些?那些事情一周、一月、一年后一定会发生?你如何运用这些确定性?

在广告行业。新媒体一定是硬趋势,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从各个方面的数据能看出来,这段时间头条号的流量在不断的上升,未来的几个月甚至很长的一段时间,头条号的流量都将继续上升。这就意味着整个传媒行业将会把重心都稍微挪到头条号上。(原创作者可以申请一个头条号来运营一下。)

4.检查你的行业,.把所有软趋势列出来。

这样就知道哪些事情你能影响或改变的。

这一个点让我联想到了这几天看到的许单单的专访视频。采访记者问他为什么打算做拉钩网。他提到当时他打算做“拉钩网”的时候,是因为有好几个HR在询问他有没有优秀的人才推荐。于是他发现,时代变了。从企业是王的时代已经转变为人才说了算了,但是过去的招聘网站依然还都是以企业为导向的,全是为企业服务的,那么能不能做一个以人才为导向,为人才服务的招聘网站呢?这才有了拉钩的成功。

原则二:洞察先机

问自己:什么是你将要遇到的问题?什么问题是公司将面临的问题?你在未来的周、月、年会遇到什么问题?我的客户会有什么问题?创意先行,解决他。同时问:十年后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要通过哪些步骤才能达到?

十年后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一点让我想到了周迅的专访,《十年后的自己》,那篇文章已经红遍大街小巷完全不用再多说什么,那篇文章中有一句我记忆深刻“想想十年以后的自己,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如果你确定了目标,那么希望你从现在就开始做”。倒着推断自己的人生这一方法对我自己很管用。

刚刚入大学的时候我的目标是:毕业的时候我一定要接到一家公司主动让我过去工作的电话。倒推回来,大四的时候我一定要让厦门的HR知道我,大三的时候我就要有漂亮的履历,这份履历要能体现我的实力。那么大二的时候我就要开始实习,给自己的履历添砖加瓦了。

事情没有那么顺利,大二时候一度很迷茫不知道未来怎么走,但是大二暑假的时候还是去了实习,大三争取到一个工作岗位能一边实习一边上课,累积了很多的方案,中间很努力的接了几个任课老师的助理职位,这样期末拿到的分数有加分,于是拿到了学校的一等奖学金,申请到了大四的课程先修的机会,把大四的时间空出来上班。

努力没有白费,最后的结局是,我果然就接到了一家公司HR给我主动打来的电话。这是我整个大学还算满意的一个结果。

这段经历给我的经验是,永远要有所准备有所目标的去做事。

原则三:变革

文中讲到的一点我很喜欢:你不去做的,别人就会去做。无论是什么领域,都需要变革。大胆的运用创新去解决问题。

原则四:跳出你面临的问题

这个原则的关键点在于,你要像剥洋葱一样的思考,不断问自己“为什么这是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出现?”最终发现真正的问题。

还记得很久以前的案例。某汽车公司的机器生产期间突然停了,因为保险丝烧断了。当一名工人拿出一根备用的保险丝准备去换的时候,一名管理者看到了这个情形,他决定进行一系列的提问来解决这个问题。问:机器为什么不转动了?答:因为保险丝断了。问:保险丝为什么会断?答:因为超负荷而造成电流大大。问:为什么会超负荷?……

最后事故的真正原因找到了,是因为没装过滤器。若当第一个“为什么”解决后就停止追问,认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换上保险丝,那么不久保险丝还会断,因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我想这就是“透过现象问本质”的绝佳案例。

原则五:反其道而行

王健林在《万达哲学》里写了一段话:所有人都去干的事情我一定不干。假如说有三个人在做生意,两个人已经干这件事了,你千万别干,你肯定要选少人干的生意,或者别人还没有干的生意来做,你才能获得领先,超出发挥。

看到人们关注的方向,然后往相反的方向寻找。关注大众没有关注到的领域,发现不一样的机会。这个点对即将要创业的人而言很重要,因为墨守成规总会过时,走没人走过的路,才可能赢。

原则六:重新定义和再创造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手机,再创造了苹果。无数人熟知的例子,无需赘言。

原则七:由你自己,主导未来。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种说法很喜欢——我做任何事情时,都会想一想未来的我想成为的那种人,她会怎么做。然后按她的思维来处理这件事。

把自己投射到未来,从未来再回头看你现在的位置。这是远见力技能的关键。

写在最后

我是一个功利性很强的人,我做任何事都要有目的,这一点在原则二我自己的案例中也有体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的更加现实,也越加功利。但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这没什么好遮掩的。There is but one rule: Hunt or be hunted。

我一直认为“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是一句废话。因为你一定是一件事情做成功了,你才能知道你之前的状态叫“准备好了”。但是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有准备不仅仅是让你遇见机会把握机会,更可以让你预测到机会什么时候会出现,甚至创造机会。

书里有很多很好的案例,不单单是七个原则这些观点。值得一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