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燕洵:王者归来

2020-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安宁的文字

那时的你,笑容纯粹明朗,温润如玉。有着一颗最为赤诚的少年之心。是浊世翩翩佳公子一个。

可惜命运最终没有放过你,终究还是让仇恨抹去了你璀璨如星、耀眼夺目的笑容。

燕洵作为燕北的质子,自幼在繁华的大魏宫廷里长大。

皇帝有意宠爱他,故意让他在温室里成长,极少遭受挫折与磨难,以使他养成一个无用的废人。

但他毕竟根在燕北,大漠的亲情与温暖还保留在儿时的记忆里。

如果没有发生九幽台那一幕,魏帝在他的心目中是可敬的主子,是可以报以赤胆忠心的皇帝。

燕洵叛反的那一天,他高声质问大魏太子元嵩:

九幽台上鲜血未凝,
秀丽山上白骨未腐,
定北侯府全府覆灭,
燕北一世至今身首异处!
你何以让我降服?!”

那一刻,他亲眼目睹了久别重逢的父亲、兄弟、姐妹们鲜血淋漓的首级,他想逃避,却以诏书挟令。

他在大魏昔日所谓的朋友、同僚,有的默不吭声,有的落井下石。

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母亲一头撞死在青龙鼎,母亲用最后的鲜血祭奠了整个定北侯府的尊严。

所有的人都离他而去,除了阿楚。

阿楚对他来说,意味着朋友、亲人和活下去的希望。

这个遍体鳞伤的男人发誓:

“我这一生可以放弃任何人,唯独阿楚!”

他们共同运筹帷幄,一步步杀出重围,终于离开梦魇般的大魏,返回到故乡——燕北。

大漠是荒凉、贫瘠之地,与帝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燕洵的满腔热血遭到冷却。

燕北早已经不是他儿时记忆中的燕北了。

草原八部各怀异心,定北侯府的旧部将领,也早就离心离德,相互之间争权夺利。

当他和楚乔带着叛乱的兵马踏入红川城,没有一个人出来迎接他们。

此时的燕洵深深地意识到:

弱者,是没有生存的资格。

他痛恨魏帝,正是因为魏帝的残忍狡诈,才让他全家冤死在京都。让他儿时记忆里温暖的家支离破碎、饿殍满地。

是魏帝摧毁了他一切生命的曙光,让他活在无边的黑暗里。

他对魏帝的仇恨与日俱增,不杀魏帝不得安宁!

可是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知道阿楚不喜欢杀戮。

可是在这乱世揭竿而起,要征得这天下,要报仇雪恨,要让燕北鹰旗插遍大漠。

要成为强者,就必须有震慑他们的能力,所以只能选择杀鸡儆猴,来让他们效忠。

没有流血牺牲的战争就不可能成为王者。

燕洵从本性来说,并不愿意成为暴君。

他说过:

“燕北大地在父亲所谓的仁政治理下,依旧荒芜贫瘠,人民生活依旧艰辛劳苦,最终还要被扣上反叛的罪名。”

所以燕洵不想再重蹈覆辙。

那个时候,他是失望的,燕北的百姓跪了得太久,早已忘记了大魏杀家灭族之恨,纷纷苟且偷生。

这如何不让一心想报血海深仇的燕洵不恨?

三年莺歌小院里的忍辱负重,生不如死,精谋图志,均是为了燕北的子民。可是他们一个个把自己当傻子一样看待。

这让燕洵的精心部署付诸东流。

这让他如何不恨?

燕洵此时心境已慢慢发生改变了。他开始有意识的将残忍杀戮的一面避开了他的阿楚。

他想把阿楚关在他精心选制的宫殿里,为她呈上最美好的东西。

他不允许她有一丝一毫的背叛和忤逆,只要她安然躲在自己的身后就行。

可是他忘记了阿楚本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她勇敢而又独立,有自己的信仰与追求。

她原本就不是一个安于牢笼的女子。

楚乔最后的离开,其实是必然的。

因为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在一起,又因为理想与目标分崩离析。

冰湖之战前的那一幕,燕洵问了他的阿楚:

“你爱我吗?”

楚乔回答道:

“我不知道对你的感觉算不算爱?我只知道,我在意你,关心你。不能容忍别人伤害你。我以你的梦想为自己的梦想,把你的家乡当成自己的家乡。”

当燕洵将箭射向宇文玥的那一幕,他的生命里唯一的温存已经全然熄灭。

留下的是一个冰冷无情的王者。

一将功成万骨枯!

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明朗纯粹的笑容,永远留在记忆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