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男人的情感纠葛
今天和儿子去金三江洗澡,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在一位中年男子的陪伴下来到这里。从外表上看,他们应该是父子俩。浴池地下湿滑,中年人拉着老者的左胳膊,让他慢慢的走下浴池,他们俩开始都坐在浴池的上面一级,各自用手巾搓洗着,互不言语,但彼此间的那份默契,好像有一种天生的约定。老者至少有七十岁,尽管手脚还方便,但是很显然可以看出,岁月的打磨已经使他失去了年轻时的自如和自信,他的眼神里明显流露一种对于中年人的依赖感,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带有休闲性质的浴所,就更不从容了。在浴池里,老人的动作缓慢,而且擦洗常常不到位,中年人用手巾慢慢的在老者的背部擦洗着,那么轻柔那么虔诚,边洗还边说着,如同母亲给坐在浴盆了的孩子洗澡一般。
我顿时眼眶湿润了,时间也瞬间回到了五十年前,小时候妈妈为我洗澡擦背的场景又浮现在脑海,妈妈那慈祥的眼神、轻轻的动作出现在眼前,娓娓的话语回响在耳畔,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温馨。我想老者应该是很幸福的,因为他在儿子的搓洗下,不仅收获了几十年辛勤汗水浇灌的果实,也回到了几十年前为儿子洗澡的那份喜悦当中去了。
走出浴池,他们来到了冲洗龙头旁,面对大大小小的龙头,老者一脸茫然,中年人特地找了一较矮的凳子,扶他坐下,自己慢慢调好了水温,把洗发精倒在手心,在老者的头上慢慢的揉着,还不停的叮嘱老人要低头闭眼。十分钟左右,中年人拿起龙头,仔仔细细的为老人冲洗头发。整个过程中,老人偶尔低估几句,中年人凑到他耳边笑着回应着,老者对中年人完全是一种顺从和信任,可以看出这信任是长期积淀下来的那么一种心灵的相守。两个男人和谐亲密,虽然是在外面的浴池,但那份亲情与在家里又有什么区别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先贤的教诲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耳边,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为了我们自己的子女,为了所谓的前途,我们东奔西走,潇洒异地他乡,却让年迈的父母空巢故土。每到年节时候,他们就两眼望穿等我们回家,目的就是看看我们,说两句话,可我们又有几人能认真倾听?父母老了,心灵也不再坚强了,需要我们像呵护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们,这是每一个子女应尽的义务,因为父母曾经的无私付出,才有了今天我们的一切。我想,眼前这俩男人,正是因为有着太多的情感纠葛,才让他们几十年来都这样情连意牵,一路走来。
希望天下的子女们,不论身在天涯还是海角,不论人在庙堂还是江湖,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根本,再忙,也要给自己一点陪伴父母的时间,不要等到他们离开我们之后,才痛苦的悔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