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39:农奴制
1762年,大约两千万的俄国人口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结构——君主、贵族、教会、商人、市民,位于这个阶梯底层的是多达一千万人口的农民。有的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自由权,有的则完全不隶属于任何人或机构,但是绝大多数农民则毫无自由可言,农奴要么永远被捆绑在皇室、政府、教会,以及绝大多数出身于贵族的私人土地所有者所持有的土地上,要么隶属于各种工矿行业。
在俄国,农奴制最早出现于16世纪,它的诞生是为了在辽阔的土地上保持充足的农耕劳动力。
起初,按照预想农民只是被束缚在土地上,而今他们却被土地所有者当作私人财产,可以与土地分离,被单独买卖。一个个家庭被弄得妻离子散,全家人都分别被带到市场等待出售。富有才华的农奴会在城市被出售掉,届时《莫斯科新闻》或者《圣彼得堡报》上会刊登广告,对他们的技能“盛赞”一番:
待售:理发师一名,连同四根床柱及其他数件家具。
待售:宴会餐布两块,及训练有素的年轻女佣两名、农妇一名。
待售:十六岁少女一名,为人规矩,及典礼用马车一辆,几乎全新。
待售:二十六岁少女一名,学过蕾丝的制作,可缝制被褥,熨烫衣服,给衣服上浆,并服侍女主人更衣。此外,该女子相貌端庄,身材苗条。
欲购买一家人,或者单独购买一名青壮年男子或少女者,请垂询喀山教堂对面的银器擦洗店。
该男子名叫伊凡,现年二十一岁,身体健壮,擅长为女士卷发;
该女子名叫玛法,现年十五岁,体形匀称,身体健康,可做缝补与绣花等工作。
所有待出售商品均接受验货,价格合理即可成交。
俄国的农奴制已经可以和美国后来的黑奴一样的罪恶,一样的人种,一样的肤色,一样的地域,却是因为生下来后的阶层不一致而出现截然不同的人生。
就在这充满着罪恶和混乱的时代,其中有一个富甲天下的农奴主和农奴(尼古拉与普拉斯科维娅)的爱情故事成了传奇。据说在1855年,叶卡捷琳娜的曾孙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同迪米特里漫步于库斯科沃庄园中,在听完普拉斯科维娅的故事后沙皇立即签署了一道法令,正是以这道法令为基础,1861年俄国的农奴得到了解放。两年后,即1863年,亚伯拉罕·林肯才通过《解放奴隶宣言》让美国的黑奴得到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