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笔记清风文园

视觉笔记方法篇 之 信息归纳

2019-08-05  本文已影响120人  夏海峰

在上一篇读书笔记中,我们总结了视觉笔记基础篇,分享了视觉笔记的基础知识,包括视觉笔记的定义、与其它视觉方法论的对比、如何搞定视觉笔记中的画画、视觉笔记的评价原则ABC、思考层次和绘制流程等。从本篇开始,我们将学习视觉笔记的方法篇。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绘制视觉笔记的五个步骤——IMAGE(归纳信息、选择构图、添加文字、设计图像、强调重点),接下来将使用五篇笔记来分别总结这五个步骤,本篇只对“归纳信息”(Inductive Data)第一个步骤进行总结:

1、深入理解“归纳”一词

信息就是数据,归纳可以理解为分类整理。分类整理,就像是拍照,要找好主体物,选好角度,调整焦距,把最重要的物体以最合适的角度拍摄下来,一些无关紧要的背景和杂物都可以虚化。

为什么要归纳整理信息呢?对日常我们看过的文章、读过的书、参加过的培训等原始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是信息数据向知识智慧转化的必要过程(如下图的 DIKW 体系)。

没有经过整理的信息,都是无效信息。你甚至可以这么理解“整理”,即扔掉不需要的东西。

DIKW 体系 DIKW 体系

2、从原始数据中快速获取关键信息的4种技巧

(1)技巧1:善用目录。目录是一本书的精华所在,它精准地概括了整本书,使用目录来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再适合不过了。

(2)技巧2:使用Governing。所谓“Governing”即文章开头、段落开头处的引导句(主题句)。Governing,在演讲、会议、书籍、文章和课程等场景下经常被使用。因此,我们使用好Governing,即可快速地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核心观点和 Key Words。

(3)技巧3:特别留意那些被作者强调了的信息。大多数的作者都善用粗体、斜体、色彩、边框等方式来强调文章中的重点。因此利用好这些被作者强调了的信息,你就可以快速地获取关键信息。

(4)技巧4:注重作者列举的故事和示例。为了说明某些重要信息和观点,作者会列举出若干故事和示例来加以说明。因此,我们有选择地记录这些故事和示例,尤其是一些贯穿全文、论证核心观点的故事和示例,这些都是关键信息。

3、梳理出多个信息块之间的结构关系

常见的信息结构

当我们整理完信息数据后,便得到了一系列的信息块。接下来我们就要对这些信息块进行逻辑关系归纳了。信息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常见的常用的有以下五种:

(1)结构1:相互独立的分组结构。多个信息块之间,彼此独立,没有任何关系,这种结构即为“分组结构”。

分组结构

(2)结构2:强调构成的总分结构。多个信息块之间,存在父子节点式的关系,像树结构那样,像思维导图MindMap那样。

总分结构

(3)结构3:表示时间的流程式结构。当多个信息块之间存在着时间的先后顺利时,就可以采用流程式结构,这种结构是线性的。

流程式结构

(4)结构4:用于信息比较的对比结构。当信息块需要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关系时,可采用对比结构来表达这些信息块之间的逻辑关系。

对比结构

(5)结构5:层级分明的递进结构。当信息块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即内容上逐层深入时,可以采用递进结构,呈阶梯状。

递进结构

信息块之间的结构关系,是一种逻辑关系。在这一步中对信息结构关系的梳理,为下一步选择构图打下坚实基础。如果你对逻辑也感兴趣,可以参考我的《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的系列读书笔记。本篇总结到此结束,下篇将总结视觉笔记方法篇 之 选择构图


本篇结束 2019-08-05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