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瘦还锻炼啊?”
和往常一样,早上5:40-6:20在小区绕圈早起跑步,途中遇到一个中年妇女,她微笑着说:“这么瘦还锻炼啊?”她穿着小区物业的职业装,应该是小区的楼栋管理员,大概每天早上这个时候来上班。我呢,基本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基本每天固定这个时段晨起跑步,基本每次跑步都能遇到她,一如我每天早上跑步还会遇到另外几位有固定早起锻炼习惯的老人一样。不同的以往的很多次遇见,这一次,她主动选择了打招呼。
“这么瘦还锻炼啊?!”我笑了笑,算是回应。
早起5:30,晚上21:30,我基本已经养成了固定的锻炼习惯,边听读书,或慢跑,或快走,沿途总能遇到同样有固定锻炼习惯的几位老年叔叔、阿姨,而我,似乎是不那么老又不那么年轻的一位,小区里有这个固定时间晨起锻炼习惯、这个年龄段里的唯一一位,至少我看到的是这样。相对于他们而言,我似乎是太年轻了,年轻人这个时候都在睡觉,没有我这样的,尤其没有我这样能这么早坚持锻炼的人。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这么中年妇女在多次遇到我后选择了打招呼。她的招呼,大概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能坚持早起锻炼的年轻人,真的很少;二是我确实很瘦。
为什么这么瘦还锻炼?大概是因为锻炼已经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真正开始跑步,还是从大学三、四年级开始的,因为要复习备考,锻炼有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就这样,跑步的习惯也就慢慢维持了下来,读研究生在哈尔滨的时候是这样,毕业工作后在广州是这样,在长春也是这样,后来去国外常驻一年多,在大西洋边也是这样,再后来去了北京,面对北京的雾霾,还是这样......去年看了几本关于跑步的书,印象最深的有如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于是下了悦跑圈APP,开始更加系统的坚持跑步。
跑步收获了什么?最初的感受是,坚持跑步不容易感冒,抵抗力更强,比如在东北,冬天早上太冷,一段时间不锻炼,就容易感冒,而坚持锻炼,好几个月都不会感冒,精力也更好。因为每年有跑步锻炼的习惯,自己的体型这么多年也一直保持很好,肚子上有明显的腹肌,而身边不少同事都有明显的啤酒肚,这也是让自己骄傲的地方。现在人到中年,精力已不如年轻时那般旺盛,年龄在一年一年提醒着自己,如何保持旺盛的精力,应对工作和生活的种种需要,也是自己需要认真考虑的。这段时间系统的跑步,让自己明显的感受到精力的提升,比如睡眠时间更少了,每天睡眠五个半小时样子,比原来减少了至少一个半小时,工作和生活强度加大了很多,通过更加系统的有规律的锻炼,身体的疲惫感也减轻了很多,精力也有了更好的保障。典型的例子就是,平时开车回老家,3-4小时开车下来,一般会腰酸背痛,现在完全没有了感觉;如今睡眠更晚,起床更早,睡眠时间短了很多,身体疲惫感却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不得不说,系统的有规律的锻炼,让如今人到中年的自己,更加体会到了锻炼的好处。跑步亦如储蓄,短期效果不明显,甚至身体会有副反应,会感觉更加疲惫,但如果能长时间坚持下来,就会慢慢的有所收获,身体通过锻炼积累,肌肉强度会更好,身体素质会更好,锻炼效果就慢慢显现了,将来会慢慢累积成为一笔客观的财富,也许就因此避免了很多病痛的骚扰折磨,成为生命长河里值得为之长期坚持努力付出的事情。
每天早上5:30,晚上21:30的锻炼习惯,一边慢跑或快走,一边听读书,既锻炼了身体,让每天10个小时以上的办公室工作有了调节,通过每天坚持听读书公众号,感受别人的思想,很好的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扩展了认知增强了领悟力;跑步时还能思考问题,给了自己忙碌的一天中一段难得的独处时光。自己现在与其说是喜欢跑步,享受跑步,甚至痴迷上了跑步,遇到下雨或者有其他特别的事情耽误了,不能成行,反而会觉得浑身不习惯了。显然,每天固定的有规律的坚持跑步,已经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为什么这么瘦还坚持锻炼?因为锻炼已经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必不可少的、很享受的那种,而且自己会一日既往的坚持下来,直至老得跑不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