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大事
昨天的《人民日报》,有两条消息和教育有关。
第一条,是关于前几个月令国人愤怒的毒教材事件,昨天公布了处理结果,有27个相关负责人受到了处罚,具体是谁,什么职务,我也没有仔细看,反正一个也不认识。让我震惊的是人数之多,领导不作为之甚。整整用了十年的教材,如果不是因为牵扯到某些利益关系被曝光出来,不知道这教材还要使用多长时间。
我女儿上小学的时候用的还不是这套教材,我问我外甥小刘,他说他们用的是北师大版,也没有受到这套教材的毒害。不过,我们本地用的是这一套呀,怎么也从来没有听同事们提起呢?
事件刚刚曝光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小华老师,她女儿刚上初中,小学用的就是这套。她说:“我就没有看过她的数学书,你想想,咱就是教数学的,孩子回家后那点儿东西,还需要看书吗?她会做题就行了呗。”英语老师小鄯的女儿才二年级,她也说自己根本就没有仔细看过孩子的数学书。她说:“给孩子包书皮的时候看了一眼,当时的感觉就是这图案怎么这么丑,可是也没有仔细看,也没有多想,谁能想到教材会出这么大的问题呢!”
是呀,那是教材,本身就带有权威性的,何况它还是来自金字招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谁会怀疑它有什么问题呢!语文课本统一采用部编版教材之后,人教社专门出版了一套与课本配套的名著,说实话,印刷和内容以及质地都很好,我们也推荐学生尽量买这个版本。然而在阅读中也会发现错误,例如在读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时候,就出现了如下的错误:
朱光潜先生是1933年回国的,在书中误为1993年,这显然是校对不认真造成的。其他的书中也有一些错误,虽然不至于影响阅读,但总觉得还是应该更严谨一些才好,毕竟这些书是推荐给学生看的。
第二件事就是上海的试题泄题事件了。我记得7月初上海中考期间,就有了相关的消息,当时看到报道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这一定就是拉流量博眼球的。我亲自参加过我省中考试题的命制,其封闭之严格,管理之细致,非同寻常,无论在哪一个环节上都不可能出现泄题的可能。然而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匪夷所思,难以置信啊!
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上海泄题事件的明星版,开始以为是随机选了几个明星,后来经人点拨才知道是出自著名的电视剧《小欢喜》,遗憾我没有看过这部剧,是说上海的家长有多么卷,孩子的竞争有多么激烈的吧。
《小欢喜》版泄题事件这哪里是什么小欢喜,这分明是大悲惨啊!谁能想到,这么严肃的考试,这么封锁严密的试题,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一个印刷女工泄露了,这管理,也漏洞太大了吧。
再仔细想想,如果不是家长抄错了题,那这事件还能曝光出来吗?
再仔细想想,是不是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就没有被发现呢?
再仔细想想,这还是大上海啊!其他地方有没有这样的事件,已经发生过了呢?
再仔细想想……
天哪,细思极恐。
我还在想,我今天的文会不会被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