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七月半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4764/78af1843440d3d65.jpg)
每一年的七月十五,不管有月没月,我都不去看,却一定会再读一遍张岱的那篇《西湖七月半》,近乎偏执。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只要天晴,月亮每晚都会高高挂起,每月都会有最圆的那一天。文人雅士们在上元、中元、中秋留下不计其数的诗文,可为什么剩下的那些个月却找不到圆月的踪迹?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没有人看见,或者,看见了也当没看见。
所以,文章不落俗套的开头,也是真实的感慨。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之所以那么多人去看,还是因为人多。看月,不如看人。
文章写得极好。文字精炼本就是张岱的风格,更难得的是五类人刻画细致入微,没有任何评语,好恶自然而然在笔尖流淌。我没有张岱的那种才情,所以也没有张岱那种孤芳自赏的资本。但看人总免不了,主动的或者被动的。
看人并不一定要在月下,进一个组织,换一家单位,总有不同类型的人存在。就拿来了简书,虽然只有短短20天,也在看。林林总总,千姿百态。
一种人,站在金字塔的最尖端。排行榜的交椅轮流坐,跺跺脚简书会颤一颤,打个饱嗝也会惊动一群人。身份如泰山北斗不可动摇。
一种人,目的很明确,为简书钻而来,又不愿或暂时没有能力大量投资。加入组织,每天成群结队,互关互赞,半分钟可以送出20个赞,至于赞的什么内容无关紧要。发的文章尽量蹭热点,离婚、小三、灵异等等,只求高阅读,多得赞。
一种人,为找伯乐而来。文章精雕细琢,希望被圈内大佬发掘,各大公众号过稿,从而逐步走向靠写作致富的康庄大道。
一种人,属于自嗨。看简介宛如大神,文章挂上探索、研读的标签,然后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白话版直接从百度搬来,不用费心思,只是比较废手。
一种人,酷爱读书,在这里留下读后的心路历程,好友争相拜读,自己时时回味。
一种人,爱写字但并没想当作家,每日不辍却不深耕。简书就是一本日记本,每天记录心情点滴,也借此培养自己读书的好习惯。偶尔遇到志同道合之人,不亦乐乎。
一种人,闲云野鹤,来去随心,不被简友牵挂,不受日更捆绑,逍遥自在。
一种人,写文章感情真挚,文笔优美,篇篇都是佳作。但仙踪难觅,基本关注和粉丝都不会多。也许关注的人多了,就少了那份心境。我有幸碰到一个,没事的时候,就往前翻看之前的文章,一篇篇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