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2原创分享第12天《不知道》

2018-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薛苏红

今天在复盘群里讨论一位老师(A)遇到的咨询难题。

B老师问A老师:如果妈妈在这儿,她同意你这个说法吗?

A老师回应:我不知道!可能不会同意吧。

B老师又问:她会怎么说?

A老师回应:不知道……

我在和孩子对话时,也会出现类似情景。当问孩子一个问题时,孩子会回答“不知道”。体会自己那一刻,有些恼怒,还有些无力和挫败。

现在想来我们在问话时,有没有预设很关键,有预设意味着你希望听到和你想象中一样的答案,或者你希望孩子能多说点什么,还好这也说明我们很渴望和孩子沟通。

但如果是好奇地,没有一丝预设的提问,我们就会坦然接受对方的任何回应,包括“不知道”。

“不知道”也有多种原因。一,真的不知道;二,阻抗,用“不知道”来搪塞……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创始人菌素・金・伯格认为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之所以知易行难,是因咨询师很难保持一颗“极简”的心在咨询工作中,“保持简单”地回到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思维,是需要长期自我锻炼以形成习惯的。

以极简的“不变”,回应来访者复杂的“万变”。

以一颗淡定的“好奇心”,和孩子讨论成长过程中的困惑。

后退/慢一拍。

以上都是自己需要积累和修炼的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