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琴声优扬之《散文.诗社》教育

我的志愿我做主

2018-06-17  本文已影响632人  空谷孤松

高考过后,在静静地等待分数出笼,同时在考虑志愿了,虽然志愿要等到分数出来以后才填报,但在分数出来之前,闲着也是闲着,未雨绸缪未尝不可,而且这个时候的考生极其家长的感觉特好,都是在上清华还是北大;复旦还是交大上幸福地纠结。

顾名思义,志愿是指志向和愿望。

现在考生及其家长的头等大事就是填报志愿了,可填报志愿不那么容易。首先要了解、熟悉录取的规则和填报志愿的要求,否则你填报的志愿是无效的那就糟了!其次就是怎么选定报考的学校与专业了。要从海量的学校及其专业中挑选出自己满意的可是个技术活噢,我有过帮助自己儿子填报志愿的成功经验,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地被一所985大学录取(当然,这是第二年才知道的,没有必然的把握的)。后来就小有名气了,每年帮助亲朋好友的子女填报志愿了。我认为,填报志愿要讲究一些原则,否则你会无所适从,纠结得抓狂的。

一是志愿原则。意思就是说,你填报的学校尤其是专业是否是你孩子真正喜欢的专业,因为一旦选定,就有准备录取,一旦录取,意味着你将很有可能终身从事这个专业工作,别指望以后再换专业,换专业也是不容易的。也许你以后为孩子找工作有门路,现在报考时未雨绸缪,但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喜好应该放在第一位的。要想想,如果一辈子从事一个并不喜欢的工作,那是多么痛苦的事,而且,只有喜好的工作,才能激发高涨的热情,创造更好的业绩。

二是分数原则。这是十分浅显的道理,怎样的分数选怎样的学校。问题在于并不是每所学校“明码标价”的,志愿汇总之前,一所大学的录取线虽然有个大概,在一个区间,但还是模糊的。因此,需要你研究这所大学历年的录取线的位置,预估今年的录取线位置是否适合你。

三是进退原则。影响大学录取分数线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办学水平或称影响力,所处的地理位置,专业的热度,还有考生的心理,比如去年高了今年不一定高,俗称大小年。除了考分特高或特低的,志愿容易填报,特高的是买方市场,好大学会来找你的;特低的,只求录取,没多少选择的余地。最难填报的是在分数密集区内的考生,比如高录取线一、二十分的,高不攀低不就。这样的考生需要适度退让,大学区位与学校档次;学校档次与专业之间,不要追求两全其美。全国的好大学、拔尖的专业有很多的,眼光不要只盯着沪宁线,沿海发达地区与内地要取舍;名气大的大学与热门专业之间要取舍。我以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比一本线高不了多少的还不如到二本里挑称心的。以退为进是一种明智的策略,现在的退是为将来的进,局部的退是为整体的进,不要一味地追求完美,这个世界本身亦不完美,称心如意大多数只是愿望而已。

四是梯度原则。大学不是一所一所录取的,而是一批一批录取的。如果你填的A、B、C志愿中几所大学在同一批次内,那么只有一次机会了。因此要选的三所大学历年的录取线要有高低;所处的地域要错落。一般情况下,A志愿冲一冲,B志愿稳一稳,C志愿保一保。这就是梯度。

讲了这么多,到底怎么填?首先要学习有关的政策,熟悉招生计划。其次是了解自己分数所处的位置,按照上面的原则初选十所左右的大学。第三是认真研究这些大学历年录取线的位置,看你的分数在今年的位置是否与之匹配。最后再考虑在本省招生的人数、收费、地域环境等因素。

填志愿犹如找对象,讲究门当户对,不高攀也不低就。鹅卵脸白皮色双眼皮就是矮了点;个儿高挑就是没三围;长得美就是生得笨,美而雅的有没有?有的!问题是你帅不帅?配不配?你爱他,他爱你才成;你不爱他,他爱你又有何用?

填志愿就是熟悉路子,摆在位置,摘得桃子!

我的志愿我做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