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特辑芳草集文艺天地

《锦江记忆》75:猴儿香包丝线粽

2022-01-27  本文已影响0人  完璧

 【本文作者:郑小敏;摄影:完    璧】

        民族传统节日有民族传统食品,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节令食品,应时应景。老成都曾经流行了很多年的丝线粽子就是一例。每年临近端午节时,女孩子们就忙碌起来,给自己做一串丝线粽子挂在胸前。这些精致乖巧、五彩缤纷的小饰物,在缺衣少穿的那个岁月,尤其显得鲜艳抬色。既显示了女孩儿的美,又显示了她们的心灵手巧。

        做丝线粽子不复杂,几片纸条,几根丝线,先将纸条折成菱形粽子的模样,用不同色彩的丝线按一定的方向缠绕,使丝线密密地覆盖满纸粽坯子即成。三五个缠好的丝线粽子,错落穿成一串,顶上用线挽个圈,粽子下面再连几个小珠和几根短丝线作穗子。这串小指头大的粽子往纽扣上一挂,漂亮极了。

        女孩儿钻在一起互教互学,互通有无。当时我家住在纱帽街,记得我姐姐她们缠粽子。先在石印铺去找厂家切边不要的纸条,学会做粽子之后,便去买丝线来缠,初学者往往缠错方向和路线,使她们心急,可这是个细致活,再气再急也得拆了重来,一旦做成,高兴得不得了。

        除了丝线粽子,还得配上个香包,这是针线活,那时代的女儿们都要学的本事。做香包就是一种训练。女孩儿连在粽子上的是心型香包,将边角余料的绸缎或彩色布剪成型缝合成心型布袋,塞填些棉花和草香后缝严。戴在身上避汗气透药香。那时的人不抹香水,端午来了戴上香包也很清新舒服。草香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家家中药铺都有,那时我家隔壁就是忠恕堂大药铺。每年端午节前,药店老板就吩咐学徒将药柜、药匣整理一番,将各种药材的余块剩渣扫出来,经挑选后碾成细末,然后用白纸包成一小包一小包的摆放在柜台一角供人索取。

        还有一种香包属于男孩儿玩的叫猴儿香包。猴儿抱寿桃,猴儿背小猴,做这种布娃娃难度大,一般是长辈给男孩儿做,男娃儿猴跳武跳,当然带个猴儿香包。再在额头上用雄黄写个王字过端阳。我小时,姐姐就专门给我做了个猴儿抱寿桃,那猴儿白脑袋红身子,腰间一条黄布腰带,四个尖爪抱个粉红桃子,很是漂亮。

        丝线粽子和香包都是不花费的节日工艺品,且都是亲人亲手做成。既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又让人快乐不已。至今想来,那年代的端午节确实味道长。

     (下篇:《迷醉童年的川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