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谈写作|比喻的运用
写文时,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的文字干巴巴的,连最基础的比喻句都用不好?
反正我是这样的状态,咋办?学呗!
恰好老舍先生在这个章节中谈到比喻的写法,我刚好可以给自己补补课。
前面已经学习了二十几篇先生的创作谈,他经常在讲写作时以诗歌为例,这里也是如此,他所说的比喻的写法就是从诗歌创作开始谈起。
他认为,旧体诗有个严重的毛病:爱用典故。
用典其实就是比喻。比如寿比南山,比喻寿如八百岁的彭祖,用得恰当时,祝人长寿可以达到形象鲜明、想象丰富的效果。但典故用多了就招人厌烦,且难免生拉硬扯、晦涩难懂,有的旧体诗纯属用典故堆砌,无病呻吟,就像古人所说的“掉书袋”,这是最要不得的。
白话诗倒是矫正了多用典故的坏毛病,却为了追求所谓的诗中有画,就在诗中运用了很多比喻。
比喻与典故的效用是相同的。用得少而精,可以提升读者的感观,令人为之赞叹。但用多了难免出现不恰当的时候,而且有的读者甚至养成了习惯,不好好说现成的话,每说一事一物都得加上像什么、如什么,这就容易让新诗变得冗长,缺乏真带劲头的句子。
一来二去地,有的作者甚至形成误区,以为诗就是扩大的好比,一切都须“好比”、“像什么”、“如什么”,不愿干干净净的说真话,这就走上另一个弊端。
先生的观点是:比喻如果不恰当,还不如不用。
比如,把长江大桥比作一张古琴,就不是成功的好句。古琴尺寸很短,不能摆在水上。汽车火车来往的响声其实是嗓音,不是优美的曲调,比琴声响亮很多。这个比喻就差点儿意思了。
同理,汽车火车的声音比作交响乐也差点儿意思。
比喻很难精彩,想用比喻又用不好,所以多数作者往往不得不抄袭、借鉴前人,以致好的想法、好的用喻变成了陈词滥调。比如“芙蓉面杨柳腰”,本来是比喻女子的精妙之语,但被鸳鸯蝴蝶派诗人用烂了,就没有了新意,也不足以打动人心。
不恰当的比喻,不要。恰当的比喻,应更进一步,力求精彩。
其是,哪怕是精彩的比喻,也不如直接把话说出来。
大诗人陆游就有爱用“如”“似”比喻句的习惯,“读书似走明场日,许国如骑战马时”,“生计似蛛聊补网,敝庐碧如燕旋添泥”,效果如何呢?却让作品显得纤弱了,缺乏应有的气势。
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两句没有比喻,只有爱国真情,虽死难忘,历经千载却依然感人至深,比那些有“如”“似”的比喻句更有劲头。
所以,有时候比喻是美句、好句,却不一定能达到奇特的效果。
当然,比喻并非完全不可以用,但须求恰当、求精彩、求形象。
诗歌是语言的结晶,必须一丝不苟,诗中的比喻必须精当,作者应态度谨慎,找不到好的比喻就不用,若略微思索就下笔,便使人以为作诗很容易,可以不必推敲再推敲,这就违背写诗的初衷了。
先生说的是诗歌创作,却同样适用于散文、小说的写作。
以前我对文笔好的认知是多修饰、多比喻、多引用诗词,反正辞藻华美就是文笔好,由于缺乏文化积淀与诗词底蕴,我曾经追求了很多年也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准。
读了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我觉得回归文字的本真,用朴素的文字书写真情实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