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书@IT·互联网

一个人有没有领导力,看他开会就知道了

2025-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知信学源

我们公司特不喜欢开会,主要是技术人占比高。技术人是,能跟代码打交道就绝不跟人打交道。
当上领导后才发现,有些工作,你不开会讨论梳理下,下属要么不知道自己要搞什么事情;要么没统一目标,交付跟需求千差万别;要么人浮于事,不给指指问题、打打鸡血,事情很难推动起来。
开会,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不晓得怎么开的。一个连会都开不明白的人,还能指望他带好团队?有没有领导力,看他开会就知道了。

01 会不会控场,决定他能不能“服众”
有的领导,夸自己一小时,骂员工一小时,互相扯淡一小时。领导话痨,下属话痨,就自己那点破事从头说到尾。还有些爱说别人坏话的,总说自己多好别人多差。会议结束,也不知道开了啥。
真正有领导力的人,一定是控场高手。
我刚开始组织会议,几乎踩了上面所有坑:开始十几分钟还没进去重点,远程入会的同事直接退会;遇到问题卡住,无止境掰扯浪费时间…
后来,发现有个4P小技巧很有用,这里也分享下:
第一个P,是Purpose。
告诉大家会议目的是什么。“本次会议是谈论开庭小组件的实现,里边涉及到与程序的关联关系,大家一起讨论如何解决”。
第二个P,是Preview。
告诉大家这个会有几项内容,做一个预览。“一会xx(客户)会先阐述下业务需求,技术同事也会根据已梳理的问题进行提问,探讨实现方案能否解决用户需求。最后技术给出开发完成时间”。
第三个P,是Procedure。
告诉大家这个会怎么进行。你可以说,我们这是一个头脑风暴会,大家有任何意见可以随时举手说。先把流程跟大家说好。
第四个P,是Pay off。
告诉大家这个会最后达成什么共识,或者完成什么决策、安排什么事情。 “开庭小组件是程序的一部分,技术要做好数据关联和交互隔离。我们将按照1…2…3…进行实现,并在一周后交付功能。”
有领导力的人,懂得把整个会议流程管理好,什么时间讨论什么事情,一步一步地解决一个个不成形的问题,到最后让大家达成共识。

02 会不会倾听,决定他能不能“聚人心”
有些领导开会,就像在演独角戏,只顾表达自己的观点,完全不听下属想法,甚至打断别人发言,这样的会议简直让人窒息。
有领导力的人,一定是倾听高手。
他们懂得,开会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权威,而是为了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表达快感,很多人意识不到,我的老板也不例外,讲嗨了根本停不下来。不过他有个做的特别好的地方:会认真倾听每个人的发言,哪怕是最基层员工的意见,也会纳入思考。
有次,新来的实习生提了一个看似“幼稚”的建议,他没有立即反驳,反而鼓励她:“这个想法很有意思,我们可以试试。”他说,有些人你要去鼓励,给她们发言机会让她去讲去思考。
有人不发言,在适当的时候会Cue他,问有没有意见,让他参与进来;有人争论不休时,就重复下这个问题,说先记下来,会后单独讨论。

03 会不会决策,决定他能不能“拿结果”
开会最怕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有些领导开会时,喜欢让大家畅所欲言,但到了该做决策的时候,却犹豫不决,生怕得罪人。
结果,会议开了半天,问题依然没解决,团队的执行力也被拖垮。
真正有领导力的人,一定是决策高手。
他们懂得,开会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拿到结果。
上家公司的一位姐姐,她的会议每次都会在最后明确三点:
我们达成了什么共识?接下来谁负责什么?什么时候交付结果?
如果有分歧,她会快速权衡利弊,做出决策,然后坚定地执行下去。
正是这种果断的决策力,让她的团队总能高效完成任务,成为公司的标杆。

04 会不会复盘,决定他能不能“带团队成长”
有些领导,会开完就完了,既没总结也没跟进。结果是,同一问题反复出现,团队成长停滞不前。
有领导力的人,一定是复盘高手。
他们晓得,开会不仅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更是为了帮助团队成长。
之前也分享过,部门在做一批宣传手册时,印刷出来的几千本图像模糊不能用,老板紧急组织会议复盘,找出问题原因,原来是给到供应商的文件是压缩版的,分辨率不高导致模糊。事情结果不管是可挽回还是不可挽回,都要进行事件复盘,思考是流程和机制不完善,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失误,如何避免下一次发生。
通过一次次这种复盘,团队的战斗力不断提升,团队和个人也在一次次的总结中快速成长。

写在最后
开会,是领导力的试金石。一个人有没有领导力,看他开会就知道了:
会不会控场,决定他能不能“服众”;会不会倾听,决定他能不能“聚人心”;会不会决策,决定他能不能“拿结果”;会不会复盘,决定他能不能“带团队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